梁山轶事,醉剑与鸡汤
徐庶的“三坑”大计正按部就班进行,梁山泊本部也没闲着。自从晁盖、吴用等人上山,这水泊里的日子,可谓是越来越有“判头”了,哦不,是越来越热闹了。一位来自三国的“穿越者”寨主,加上一群原本该在书里打生打死的好汉,这化学反应,时不时就有点跑偏,充满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烟火气。
第一幕:军训风波与阮氏“晕船”
徐庶深知纪律的重要性,他按照记忆中正规军的方式,给梁山喽啰们制定了严格的操练日程。这可就苦了原本散漫惯了的兄弟们,尤其是水军头领阮氏三雄。
这日,烈日当空,陆寨操场上,林冲正一丝不苟地训练队列。“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 阮小七带着手下水鬼们走得歪歪扭扭,他本人更是同手同脚,模样滑稽。阮小五憋着笑,低声道:“七哥,你这走的是……螃蟹步?” 阮小七恼羞成怒:“呸!老子在水里能翻江倒海,在旱地上还得学这娘们唧唧的转转?”
恰好徐庶和吴用巡视至此,徐庶见状,忍住笑意,上前道:“小七兄弟,队列训练,为的是令行禁止,进退如一。将来两军对阵,方能如臂使指。”
阮小七梗着脖子:“寨主,咱是水军!练这劳什子作甚?不如比试凫水、凿船来得痛快!”
徐庶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哦?既然如此,那我们便来个水陆结合的训练。林教头,命人将库房里那几十坛……嗯,准备庆功的酒搬来。”
酒坛搬来,徐庶下令:“水军弟兄,每人顶一坛酒,在陆上走队列。酒洒一滴,今晚全队肉量减半!走得好的,这酒……训练结束后,酌情赏赐!”
一听有酒,水军们眼睛都绿了。顶酒坛走队列?这可比干走难多了!为了晚上的酒肉,阮小七也豁出去了,小心翼翼顶着酒坛,居然走出了标准步伐,嘴里还念叨:“稳当,稳当,我的酒哎……”
岸上训练的步军们看得哈哈大笑,训练场气氛空前活跃。吴用摇着羽扇对徐庶低语:“寨主,您这招……高啊!” 徐庶捋了捋不存在的胡须(他年纪还不大),得意道:“这就叫物质刺激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结果晚上,不少水军汉子因为白天顶酒坛精神过于集中,真喝上酒时,反而觉得天旋地转。阮小二抱着柱子嘟囔:“怪哉,老子在浪里都不晕,今日怎地被这几碗酒……晃晕了船?” 从此,梁山多了个笑话:阮氏三雄,晕的是“陆地上的酒船”。
第二幕:公孙胜的“科学”炼丹术
入云龙公孙胜,道法高深,闲来喜好炼丹。这日,他神秘兮兮地请徐庶参观他的新丹炉:“寨主,贫道近日夜观天象,偶得一方,或可炼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灵丹。”
徐庶凑近一看,只见丹炉旁堆着硝石、硫磺等物,心里咯噔一下:这配方……有点眼熟啊?莫不是要搞出黑火药?
他不动声色,问道:“公孙先生,此丹炼成,有何异象?”
公孙胜抚须道:“炉火纯青之时,或有轰鸣之声,光华冲天,乃丹成之兆。”
徐庶心道:“好家伙,果然是火药!这要是在山上炸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他想了想,一脸“严肃”地说:“先生,此丹威力非凡,恐非寻常之地所能承受。我观后山有一处僻静山谷,四面环山,正是汲取天地精华、隔绝凡俗的宝地。不如将丹炉移至彼处,布下阵法,再行炼制,方可万无一失,也免得惊扰了弟兄们。”
公孙胜一听,觉得寨主果然见识不凡,连炼丹地点都考虑得如此周到,欣然同意。于是,公孙胜的“炼丹房”搬到了后山无人谷。从此,梁山泊时常能听到后山传来闷雷般的“丹成”之声,偶尔还能看见奇异火光。喽啰们皆传:公孙胜老师法力无边,炼的丹都能引动天雷地火!唯有徐庶暗笑:挺好,顺便把火药研发基地也搞定了,将来守城破敌,这可是大杀器。就是苦了后山的飞禽走兽,三天两头被“丹成”吓得四处乱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