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快速阅读】技能的辅助,林潇潇在养心殿“上班”的日子,总算从度日如年的煎熬,变成了可以咬牙忍受的日常。
虽然依旧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和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但效率的提升让她有了更多余裕去思考和理解,而不仅仅是疲于奔命地认字。
渐渐地,她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奏折阅读器”。在快速浏览、理解基本内容之后,她偶尔会停下来,对着某些具体的问题,陷入短暂的沉思。那些来自现代社会的、碎片化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会不自觉地冒出来,与奏折中描述的古早问题发生奇妙的碰撞。
这日,她看到一份来自江南织造府的奏报,说的是今年新出的云锦,因工艺复杂、耗时长久,导致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宫廷和勋贵之家的需求,请求增加预算,扩招工匠。
若是以前,林潇潇大概只会想“哦,布料不够用了,要钱招人”,然后附议或者不置可否。但今天,她看着“工艺复杂、耗时长久”这几个字,脑子里突然闪过以前逛博物馆时看到的古代纺织机图片,以及现代工业生产的流水线概念。
她停下笔,指尖无意识地点着奏折,心里嘀咕开了:
【工艺复杂?】
【是不是可以试试工序拆分?】
【就像现代工厂的流水线,每个人只负责一道工序,专精一项,会不会效率更高?】
【而且熟练度上来了,质量可能也更稳定?】
【不过……】
【这想法是不是太超前了?】
【说出来会不会被当成异想天开?】
【算了,反正老板让我写看法,写就写吧,采不采纳是他的事。】
她拿起一张小便签,斟酌着用词,尽量用符合这个时代语境的方式写道:“臣妾愚见,云锦织造工序繁复,或可详加梳理,将各环节分解,使匠人各司其职,专精一道。熟能生巧,或可提升效率,亦利于技艺传承。是否可行,还请陛下圣裁。” 写完后,她有点心虚地把纸条夹进了奏折里。
【就这样吧。】
【爱用不用。】
【反正我提了。】
【就当是完成KpI了。】
她没把这小插曲当回事,继续看下一本。这是一份关于整顿驿站的奏章,提到各地驿站管理混乱,驿马损耗严重,传递效率低下,请求加强监管,严惩渎职。
林潇潇又忍不住开小差了:
【驿站……】
【这不就是古代的邮政系统+官方招待所吗?】
【效率低下……】
【除了管理问题,有没有路线规划不合理的因素?】
【比如绕远路、重复设点?】
【要是能优化一下邮路,像快递公司那样搞个最优路径规划,是不是能省时省力省马?】
【还有,驿马损耗大,除了使用过度,饲养和医疗是不是也有问题?】
【能不能搞个标准化马厩和兽医培训?】
【……】
【想远了想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