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廿四午后,中枢府堂屋的气氛终于松缓了些。纵火案的来龙去脉已彻底查清 —— 赵三嗜赌欠债,被县城赌坊老板赵不仁收买,偷拿火油纵火焚烧棉花场,妄图毁了吴家堡过冬的希望,自己则拿着赏银远走高飞。经过一夜救火与追查,众人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疲惫,眼底的红血丝清晰可见,连平日里最精神的段有鹏,也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叶青云看着眼前的几人,语气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温和:“事情查清楚了,大家也累了,先回去好好休息,后续的事明天再议。王五,你安排好内卫值守,别让赵不仁的人趁机捣乱;袁七,县城那边的监控别放松,有消息随时报来。”
“是!” 众人齐声应下,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耶律夫人走之前,特意让厨房炖了姜汤,叮嘱叶青云一定要喝了再休息,看着他点头答应,才放心离去。堂屋里只剩下叶青云一人,他坐在火炉旁,看着跳动的火苗,心里却没闲着 —— 赵不仁敢对吴家堡下手,绝不能轻饶,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给吴家堡众人一个交代,让大家知道背叛的代价。
没过多久,庭院外传来一阵哭哭啼啼的声音,夹杂着孩子的哭闹声。叶青云皱了皱眉,起身走到门口,只见赵三的老婆李氏,穿着打补丁的棉袍,怀里抱着三岁的儿子,手里牵着五岁的女儿,正跪在府门前,额头磕得通红,嘴里不停喊着:“叶首领,求您开恩,放了赵三吧!他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孩子们不能没有爹啊!”
两个孩子被吓得直哭,小儿子紧紧抱着李氏的脖子,大女儿则拉着李氏的衣角,怯生生地看着周围的内卫。内卫想上前阻拦,却被叶青云抬手制止。他走到李氏面前,看着她红肿的眼睛和孩子哭花的小脸,心里也有些不忍,却还是硬起心肠:“李氏,赵三犯的不是小错,他烧了两百车棉花,那是全堡人明年过冬的希望,不是我能私自放的。这事交给村长老李头决定,他是一村之长,最清楚大家的损失,也最有资格定夺。”
李氏一听,连忙抱着孩子爬起来,踉踉跄跄地往村长家跑,嘴里还念叨着:“李村长,求您救救赵三,求您了……”
叶青云站在原地,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他转身回屋,让人去请老李头来中枢府 —— 老李头原本是吴家堡的村长,自从吴家堡规模扩大,叶青云便让他继续担任堡长,负责处理村民的日常事务,还每月给他十两银子的俸禄,足够他全家衣食无忧。这些年,老李头把堡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受村民信任。
半个时辰后,老李头匆匆赶来,脸上满是阴沉。他刚从棉花场回来,看着满地焦黑的棉花灰,心里又气又疼 —— 那些棉花,是叶首领好不容易从高昌运来的,多少村民盼着明年能穿上软和的棉衣,现在却被赵三一把火烧了大半。
“首领,您找我来,是为了赵三的事吧?” 老李头坐下,端起叶青云递来的热茶,却没心思喝,“李氏刚去我家哭求,我没敢应她 —— 赵三这浑蛋,太对不起吴家堡了!”
叶青云点点头:“老李头,你是堡长,这事交给你定夺。你说,该怎么处置赵三?”
老李头放下茶碗,手指紧紧攥着衣角,脸上满是挣扎。他从一村之长到一堡之长,叶青云待他不薄,不仅给了他丰厚的俸禄,还信任他、放权给他,这份恩情他记在心里。可赵三也是吴家堡的村民,虽然犯了错,但李氏和孩子确实可怜。他沉默了许久,终于咬了咬牙:“首领,赵三不能放!他背叛了吴家堡,要是轻饶了他,以后人人都敢效仿,那吴家堡就乱了!棉花场损失这么重,必须给大家一个交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伙计的声音:“首领,李村长,李氏又带着孩子来门口了,说要是不放赵三,就跪死在府门前。”
老李头脸色一沉,起身说道:“我去处理!” 他快步走到门口,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李氏,语气冰冷:“李氏,你别再求了!赵三烧了棉花场,毁了大家的希望,就是死也赎不了罪!你赶紧带着孩子回去,再在这里闹,别怪我不客气!”
李氏抬起头,眼里满是绝望:“李村长,求您再想想办法,孩子们还小,不能没有爹啊!”
“想办法?” 老李头叹了口气,“赵三放火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孩子?怎么没想过吴家堡的乡亲?你要是再不走,我就让人把你架走!”
李氏看着老李头坚决的眼神,知道再求也没用,只能抱着孩子,哭着离开了中枢府。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老李头心里也不好受,却还是硬起心肠 —— 他知道,为了吴家堡的安稳,必须这么做。
回到堂屋,老李头对叶青云说:“首领,我看今晚就在广场举行‘点天灯’仪式,把赵三的罪行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知道背叛吴家堡的下场!”
“点天灯” 是吴家堡的族规,专门用于惩罚背叛者或罪大恶极之人,用麻布裹住身体,浇上火油点燃,让其在痛苦中死去,既是对死者的惩罚,也是对活人的警示。叶青云犹豫了一下 —— 点天灯太过残酷,但他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震慑住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他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你去组织村民,晚上在广场集合,我让人把赵三带过去。”
老李头立刻起身,开始忙碌起来。他让人在广场中央立起一根两丈高的大木桩,又让人准备麻布、火油和松木火把;同时,他还让伙计们在堡里四处通知,让村民们晚上都去广场,见证对赵三的惩罚。
消息很快传遍了吴家堡,村民们议论纷纷 —— 有人觉得赵三罪有应得,烧了棉花场就该受重罚;也有人觉得李氏和孩子可怜,不该用这么残酷的方式;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去广场,想看看背叛吴家堡的人,到底会有什么下场。
天黑后,广场上渐渐聚集了不少村民,火把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广场,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叶青云、耶律夫人、袁七、王五、段有鹏等人站在木桩旁,老李头则站在一个高台上,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赵三的罪行。
没过多久,两个内卫押着赵三走了过来。赵三被绑得结结实实,嘴里塞着布条,说不出话来,只能发出 “呜呜” 的声音,眼神里满是恐惧。他看到广场上的村民和立在中央的木桩,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什么,身体忍不住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