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打压!
如同无形的绞索,勒紧了东瀛在沪商业命脉的咽喉。
这不仅仅是经济掠夺,更是一种政治表态。
看,杨先生,我们和您一样,讨厌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矮脚鸡!
半个月后,杨长生在魔都精品商城顶楼的办公室内,看着手中一份由邱惜珍整理出来的、最新产业股权变动清单。
剑眉微挑,脸上罕见地露出一丝……茫然?
清单上,除了他名下原有的精品商城、玉颜堂、津门药厂等产业股份清晰明了外,赫然多出了一长串他闻所未闻的产业和股权!
“辽阳本溪湖煤铁公司,持股12%?”
“大连川崎造船所,持股15%?”
“青岛大康纱厂,持股18%?”
“奉天满铁附属地内三处大型货栈,所有权?”
“山东招远玲珑金矿勘探开采权,10%收益分成?”
……
这些产业,遍布东北、山东,大多集中在原先日资渗透最深的区域。
涉及矿业、重工、纺织、物流等多个命脉行业。股权来源五花八门。
有“魏玛远东联合商贸公司”无偿转让的。
有“法兰西东方产业基金”低价出售的。
甚至还有“英美公共租界产业发展委员会”作为特别贡献奖励赠予的。
伴随这些股权而来的,还有各大外资银行账户上突然多出的、数额惊人的“年度分红预付款”和“合作诚意金”。
“惜珍,”杨长生放下清单,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点无奈的好笑。
“这些……都是怎么回事?我怎么感觉自己像个坐地分赃的山大王?”
邱惜珍掩口轻笑,眼波流转:“我的山大王老爷,这可不是赃,是那些洋大人们孝敬您的投名状啊。
您没看报纸吗?这半个月,日资可是倒了血霉。
这些产业,都是他们从日本人嘴里硬生生撕下来的肥肉,巴巴地挑最肥美的一块,送到您嘴边了。
就为了让您知道,他们在帮您出气呢。”
杨长生恍然,随即嗤笑一声:“投名状?
呵,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借我的名头,行他们掠夺之实,最后还让我承他们的情?”
他指尖敲了敲那份清单,眼神变得深邃。
“不过……既然送上门来,也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这些东西,落在他们手里是继续盘剥华夏的工具,落在我手里……未必不能变一变。”
他心中已有了计较,这些产业,或许可以成为日后布局北方、撬动资源的一枚枚棋子。
邱惜珍看着他眼中闪过的精光,知道他又有了谋划,便不再多言,转而提起另一件事。
“对了,有件事有点奇怪。
日本人这次……退得太干脆了。虽然产业被打击得厉害。
但他们似乎……并未做太多激烈的反抗。
很多核心的日资会社,几乎是主动收缩,甚至半卖半送地抛售了一些优质资产,套现走人了。
这不像他们睚眦必报的性格。”
杨长生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中,他的眼神锐利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