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一块沉甸甸的牌匾(1 / 2)

日子在孙子孙女崇拜的目光和老友们偶尔的探望中悠然滑过,张铁柱和王翠花早已习惯了这种退居幕后的平静生活。他们心满意足地看着儿女们将集团打理得井井有条,看着张家沟在既定的轨道上稳步前行,觉得人生至此,已无太多奢求。

然而,时代与国家层面的认可,却以一种他们未曾预料到的方式,再次将张家沟,也将他们这对已然淡出的创始人,推到了聚光灯下。

初时只是一些风声。省里、市里的考察团来得比以前更加频繁,调研的主题也不再局限于经济发展,更多地聚焦于“乡村振兴实践”、“共同富裕模式”、“乡土文化传承与现代化融合”等更为宏大的命题。张玥和宋思明接待汇报的次数明显增多,偶尔回家吃饭时,会略带兴奋地跟父母提起,上面的领导对张家沟的“铁柱模式”评价很高。

张铁柱听着,只是呵呵一笑,给女儿夹一筷子菜:“都是大家伙儿一起干出来的,咱自己觉得好就行,别的,顺其自然。”

他并未将这些风声太过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张家沟能从一个穷山沟变成如今的模样,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已经是最大的成功,至于外界的评价和荣誉,都是锦上添花,有则更好,无则也无妨。

直到有一天,村支书和镇长亲自来到老宅,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红光,将一份盖着鲜红大印的正式文件递到了张铁柱面前。

“铁柱!批下来了!咱张家沟,被正式评定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了!这可是国家级的荣誉啊!”老支书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张铁柱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件,戴上老花镜,和王翠花一起,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看着。白纸黑字,公章赫赫,确认无误。纵然是他这般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人,此刻握着文件的手,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有些发抖。

王翠花更是激动得眼圈泛红,连连说道:“好,好……太好了……”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张家沟的每一个角落。整个村庄都沸腾了!这不是哪一家哪一户的喜事,这是全体张家沟人共同的荣光!村民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互相道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他们比过年还要高兴,因为这份荣誉,是对他们这些年艰苦奋斗、改天换地最有力、最崇高的肯定!

授牌仪式定在了一周后,规格极高,由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亲自前来授牌。那几天,张家沟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大发展的火热岁月,全村上下齐动员,打扫卫生,装饰村容,排练欢迎仪式,忙得不亦乐乎。就连李狗蛋,也把他那身压箱底的西装又翻了出来,嚷嚷着要精神抖擞地迎接领导。

张铁柱和王翠花没有参与具体的筹备工作,他们只是静静地站在老宅的院子里,看着窗外村庄为这场盛事而忙碌的身影,听着远处传来的排练锣鼓声,心中感慨万千。

仪式当天,晴空万里。张家沟村口新建的文化广场上,红旗招展,人头攒动。全村的男女老少,只要能走动的,几乎都来了。铁柱小学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手持花环,站在队伍最前面,小脸上写满了兴奋与骄傲。

张铁柱和王翠花被邀请坐在了主席台最中央的位置,旁边是各级领导和笑容满面的张玥、宋思明等人。张铁柱依旧穿着那身半旧的中式上衣,王翠花也只是一身干净的普通衣衫,在周围西装革履的人群中显得有些突兀,却又无比醒目。因为他们代表的是这段传奇的起点,是这片土地的灵魂。

当那位来自北京的领导,将那块覆盖着红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牌匾,庄重地交到张玥和村支书手中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彩带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