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议和!(四)(1 / 2)

天津曹家公馆

雕花木门缓缓开启,张学良与张学铭兄弟二人身着挺括军装,步履沉稳地踏入铺着波斯地毯的客厅。端坐黄花梨大师椅上的曹锐抬起眼皮,手中核桃停转了一瞬。

“四大爷。”张学良率先躬身行礼,张学铭随即跟上,张学良脸上堆笑:“许久未见,四大爷精神愈发矍铄了。”

曹锐微微颔首,示意二人落座,侍女悄无声息地奉上香茗。“小六子,你们兄弟俩这个时候突然过来,不只是为了看我这个老头子吧?”他抿了口茶,目光扫过张学良。

张学良指尖在青花瓷杯壁上轻轻摩挲,笑道:“哈哈哈……四大爷您这话说的。此次前来,当然是来探望您老人家的,二来也是想……能否请您牵个线,容我拜见一下我三大爷(曹锟)?有些关乎时局的话,想当面陈情。”

曹锐眼中精光一闪,沉吟片刻,“老三近来事务繁忙……不过,既是你们开口,这个面子,我总得给。”

直隶督军府书房

数日后,曹锟宽敞的书房内,雪茄烟雾缭绕。曹锟肥胖的身躯陷在宽大的皮沙发里,听着张学良字斟句酌地陈述。

“……三大爷,关外苦寒,连年征战,百姓疲敝。如今直奉两家虽有小隙,但终究是华夏同胞。若能暂息干戈,重新划定势力范围,共同休养生息,未必不是利国利民之举。”张学良抬头,紧紧盯着曹锟的表情。

曹锟哈哈一笑,拿起银质雪茄剪,慢条斯理地修剪着雪茄头,避开了张学良的目光:“小六子,年纪不大,操心的事倒不少。这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打打停停,不都是常事嘛!”他吐出一口浓烟,话锋一转,“听说你们奉天的骑兵最近又换装了?德国货?”

张学良心中一沉,知道曹锟这是在故意岔开话题,拳头在膝上暗自握紧,面上却不得不附和:“三爷爷消息灵通,不过是些陈旧装备,勉强维持罢了。”

“诶,谦虚了。”曹锟摆摆手,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年轻人,眼光要放长远。有些事,急不得。”他背对着兄弟二人,语气平淡,却依旧是在回避。他直军旗开得胜,何必在这个时候议和,当然要通打落水狗!

---

山海关守备师司令部

常威将手中那张印着吴佩孚印章的信纸抖得哗哗响,随即扔进一旁的火盆里,橘红色的火焰猛地窜高,吞噬了那“实授中将师长、现洋五百万”的许诺。

“这吴秀才,还真是下血本啊!”常威冷笑,“关外三个县?地盘还没打下来,就先画给我了,好大一张饼!”

坐在他对面的郭松龄眉头紧锁,看着信纸化为灰烬:“吴佩孚势大,他开出的条件,即便有水分,也足够有诚意了,你就这么烧了,一点不动心?”

“老郭!那你可就太小看我了。”常威打断他,目光锐利如刀,“你别看他今日闹得欢,小心日后拉清单!他吴佩孚就知道窝里横。,斗来斗去,他也是斗不过大帅的。我的根在东北,未来也在东北。”

他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咱们得把东北经营成铁桶一般,将来,才好给那些小日本子’备一份‘厚礼’!”

郭松龄身体微微一震,深深看了常威一眼,常威说的,正是他心里所想的,不过他并没有接这个危险的话题,转而拿起铅笔在摊开的作战地图上划动着:“不说这个了。我听说,你整编那六千多直系降军,不太顺利?”

常威走到地图旁,手指重重地点在标注降军营地位置:“何止不顺利!我怀疑,是有人在里面故意煽风点火,给整编下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