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直奉一战!(七)(2 / 2)

杨宇霆也配合地露出一副颇为气愤又同仇敌忾的样子,顺着他的话说道:“张作相,张景惠,还有底下那一大帮,都不主张打!可你父亲决心已下!开弓没有回头箭!”

张学良无奈地嗤笑一声,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刮着椅子扶手:“哼……说一不二!他的主意,谁也改变不了。”他说这话自然是出自对父亲的理解。

张作相确实也不主张发动第一次直奉战争。作为张作霖最忠实的把兄弟,他更倾向于先巩固东北根基,认为时机不成熟,奉军实力尚不足以与直系全面抗衡。但张作霖野心勃勃,执意用兵,甚至因此解除了张作相的总参谋长职务,转而重用主战派的杨宇霆。

可以说,若非张作相公开反对开战,杨宇霆还真未必能坐上如今这个总参谋长的位子!因此,杨宇霆内心比谁都更需要这场战争,他需要借此机会立功、揽权,进一步做大自己的势力!

杨宇霆见铺垫得差不多了,身体微微前倾,直勾勾地盯着张学良,趁机煽风点火、火上浇油:“所以啊,汉卿!你看现在这局面,那些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个个主和,畏战如虎!这么下去,那茅坑,得永远被他们占着……”

他的目光灼灼,紧紧锁定张学良的脸,试图从他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捕捉反应。这话已经相当露骨,他杨宇霆这边的人现在着急想“拉泡热乎屎”,就得先把那些“拉不出屎”却霸着茅坑的人给扒拉下去!

然而,张学良却仿佛没听懂这弦外之音,脸上露出一副略显迷茫的憨厚表情,含糊地回道:“没……太听懂杨总长您的意思……”

这可把杨宇霆急得直接站了起来,他决定把话挑得更明一些,语气也带上了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急切:“我这么跟你说吧!首先,你父亲打这一仗的决定,是绝不可能改变的!其次,他倚重的那帮老把式,老底柱,有一个算一个,没有谁是真正愿意打的!为什么?因为只要真打起来,枪炮一响,就极有可能会暴露他们治军无方、部队战斗力低下的昏庸原形!他们就再也过不上那种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在自己地盘上称王称霸的松快日子了!如此因循守旧,畏战保身,奉军所谓的革新、强军,将永无可能!”

图穷匕见!杨宇霆关心的真是奉军的改革么?不全是!作为阴谋家,他更关心的永远是如何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力。别看他如今看似身居高位(总参谋长),实则没有一兵一卒能直接听命于他,是“空头参谋长”只能负责出谋划策。

他要想把那些盘根错节的奉系元老从实权位置上拱下去,势单力薄,难以做到。因此,他需要盟友,需要借力。而眼前这位急于在军队改革上做出成绩、又深得老帅信任的张公子,无疑是最佳的合作对象。他打着帮助张学良改革军队的旗号,顺带……让自己的人稳稳当当地坐上那些空出来的“茅坑”!

张学良的脑子转得还没那么快,他沉默了片刻在脑海里消化杨宇霆给出的信息。

他没有接杨宇霆那激进的话茬,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缓缓说道:“嗯……我明白了。杨总长的意思是,打为上策。一呢,是维护了我父亲的权威,令行禁止。二呢,就算是打败了,也能让咱们看清问题,吸取教训,似乎……也没什么坏处……”

杨宇霆听完这个避重就轻、完全偏离他核心意图的回答,面色一黯,目光垂向地面,语气有些复杂地说:“你……访日归来,真是成长了不少啊……”这话听着是夸奖,实则充满了失望。张学良这是在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用看似顺从大局的表态,婉拒了与他结盟排挤老派的提议。

张学良这么做,已经是明确拒绝了杨宇霆的拉拢。他虽然年轻,但并非什么都不懂的白痴。他或许也渴望改革,但让他帮着杨宇霆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去坑害那些看着他长大的叔伯辈?那不可能!连他老子张作霖都常念叨:“这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想到这里,张学良站了起来,语气变得郑重,也将话题引向了更宏观的层面:“说良心话,杨总长,此次访日,对我震撼很大。看到人家军队的现代化、专业化,反观咱们东北军,差的实在不是一星半点。我们必须要革新,必须要迎头赶上!”他再次强调了“革新”,但这革新,显然不是杨宇霆所期望的那种血腥清洗式的“革新”。

话已至此,杨宇霆也渐渐无话可说,他知道暂时无法说动这位少帅了,只能最后点一句:“最好的革新,就是实战!在战争中检验,在战争中淘汰!否则,你永远没有真正动手的机会!”

张学良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也不知是真懂还是敷衍:“懂了……杨总长,告辞!”

说完,他转身便走,步伐干脆。这充满了算计与拉拢的休息室,他是一刻也不想多待了。杨宇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神深邃,不知又在盘算着下一步的棋该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