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冉一声令下,江陵城乃至整个荆州境内,瞬间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一队队盔明甲亮的唐军士兵,如狼似虎地冲进一座座高门大宅。
昔日里作威作福、锦衣玉食的老爷、少爷们,在惊恐中被如拖死狗般拖出家。
哭喊、求饶和咒骂声此起彼伏,但回应他们的只有唐军士兵冰冷的面孔和雪亮的刀锋。
城中心的集市广场,成了临时的刑场。
一颗颗曾经高高在上的头颅滚滚落地,鲜血染红了青石板。
张冉亲自监刑,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
他深知乱世用重典,不用这般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慑宵小,不足以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
“杀得好!”
“这些天杀的老爷,也有今天!”
“唐军威武!监国殿下万岁!”
围观百姓从最初的惊恐,逐渐转变为快意和欢呼。
他们长期受这些豪强地主的压迫盘剥,早就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现在看到这些人被军卒砍掉脑袋,心中积压许久的怨恨纷纷宣泄出来。
百姓们对唐军的认同,瞬间不断提升。
从那些世家地主家里炒出来的财物,堆积如山。
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粮仓里堆积的粮食,把旁边前来围观的百姓都给吓着了。
大家这知道,这些嘴上说着体恤百姓的良善之家,结果背地里都一群敲骨吸髓的混蛋玩意。
当然这些民脂民膏,最后都尽数充公,成为张冉军费。
毕竟张冉要想在长江沿岸,建立防线,所需要的军资,从京城转运,这样太麻烦,太浪费。
要想建立防御阵地,就需要沿着长江沿线建立防线。
所以军屯势在必行。
而且整个荆州历经战乱,流民遍地,田地荒芜。
若不妥善安置,这些无依无靠的流,民很容易再次成为动乱的根源。
在张冉肃清反抗势力的同时,另一项更为深远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招募流民,屯田养兵。
江陵城外,原本属于被抄家豪强的万顷良田,如今已被唐军接管。
张冉下令,在各处要道、流民聚集之地张贴安民告示,并由军中识字的文书高声宣读:
“监国殿下仁德,怜我荆州百姓流离失所,特旨意:凡我大唐子民,无地者、流亡者,皆可至官府登记,按户领取田地、粮种、农具!三年之内,赋税全免,三年之后,税率从优。愿入伍者,其家眷优先分田,另享军属优待!”
这消息如同春风,迅速吹遍了荆州大地。无
数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流民从山林、破庙、废墟中走出,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情,涌向各地的官府登记点。
起初他们还有些忐忑,但当第一袋粮种、第一件农具实实在在发到手中,当荒芜的土地被划分到自家名下时、
希望的光芒在他们眼中重新点燃。
当然这些土地,不是直接送给贫苦百姓,而是产权归国家所有。
百姓只有耕种权,分到的土地不能买卖。
广袤的田野上,很快出现了热火朝天的景象。
唐军士兵在非战时也参与垦荒和水利修缮,流民们更是干劲十足。
男人挥舞着锄头开垦荒地,妇女儿童帮忙播种、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