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1048章 李一凡主动请战,设立南粤金融稳定区

第1048章 李一凡主动请战,设立南粤金融稳定区(1 / 2)

岭州会议室的晨光透过百叶窗,映出一个个斜影。刚结束夜班的常之朗端着咖啡走进办公室,屏幕上弹出的却是四九城秘书局的加密传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纪要·金融风险地带划分草案。文中提到一个尚在论证阶段的概念——“南部金融稳定区”。常之朗抬头,看到李一凡正站在窗前,听完汇报,他的回答干脆:“岭州愿意第一个吃这只螃蟹。”

上午十点半,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临时召开。李一凡没有寒暄,直接在电子白板上写下八个大字:自愿请战·以南稳国。他简要复述中央文件的精神:“在高风险区域划设金融稳定带,以政策、资金、监管三线支撑地方债与地产风险化解。”他看向财政厅长、银监分局长和国资委主任——三人几乎同时坐直。

“岭州的风险最集中、数据最透明、机制最清晰。”李一凡语速不快,却有种压迫力,“既然全国要做试点,那我们就先走一步。中央需要一个能落地的样本,我们不当观众。”

厅长皱眉:“书记,这个‘稳定区’要自担初期亏损。中央补贴不确定,财政口袋空啊。”

李一凡反问:“那你要不要命?”全场一静。他顿了顿,换了个平和的语气:“岭州如果不先稳,就没人投,没人投,改革就空。”

话落,他把“资金支撑”三个字圈起,笔划锋利:“我们可以先用凡星子池和金融风险基金并池,形成试验母池。额度五十亿起,先投可控的,先稳可复的。”

纪检书记接口:“金融稳定区一旦立,权责得清,监管口子得严。”

“当然。”李一凡点头,“我提两条——一,金融审计并轨纪检,凡进入风险区的项目,资金流须日清月结。二,干部绩效挂钩‘风险处置量’。敢上报,敢担责,就得奖;躲、拖、怕,扣分、通报、停岗。”

“这样激进,会不会引发反弹?”

“怕反弹的,就该反思为什么弹你。”

会议气氛紧到极致。副省长林智抬眼,缓缓点头:“书记,这一步走得对。岭州能做,就算掉皮,也要做出一条血路。”

李一凡把目光扫向投影:“稳定区,不是盖章,是阵地。中央要的是能‘稳得住金融、救得了项目、护得住民生’的机制。我们已经有透明窗、合规榜、表列制度,这是我们的底气。”

屏幕上跳出一张图表——凡星投资“智造子池”近三十笔投向,项目收益平稳。李一凡示意常之朗补上一行红字:资金不脱实,风控不脱线,干部不脱责。

下午三点,省委办公厅的传真发往四九城,标题短得惊人:关于岭州自愿试点南部金融稳定区的请示。附文列了三条要点:

1. 风险承接机制:由岭州金融风险基金、凡星投资子池、国资定向平台共同组建“母池”,总额五十亿,独立运作,监管三重。

2. 监管并联机制:纪检、银监、财政三线同审同录,所有转账、签批、会签节点“编号留痕”。

3. 干部考核机制:按“风险化解率+项目复活率”双指标计绩,季度通报,日度上墙。

晚上七点半,传真回电。吏部副部长只留六个字:中央关注,请继续。

第二天,岭州财经办的会议室灯未熄。李一凡站在“南粤金融稳定区草案”图前,一条红色虚线圈定了南湾、岭海、桂浦三市。

“这三地的共同点——”他伸笔一指,“一是港资、外贸、地产高度交织;二是债务杠杆高;三是民营投资多。适合先行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