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陆时砚拿着一套浅粉色的棉质睡衣出来,递给她时,耳根微微泛红:“新的,没穿过。你先休息,我在客厅待着,有事叫我。”
苏念接过睡衣,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手,感受到一丝凉意——想必是刚才淋雨所致。她轻声道:“陆教授,您也换件干衣服吧,别感冒了。”
陆时砚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转身进了另一个房间。苏念洗完澡出来时,看到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换了件米白色的家居服,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桌上的两杯牛奶还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奶香。
听到她的动静,他抬头看过来,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又很快移开,指了指桌上的牛奶:“喝了再写报告,有助睡眠。”
苏念拿起牛奶,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她在对面的小凳子上坐下,低头小口喝着。客厅里很安静,只有窗外的雨声和他偶尔翻书的沙沙声。暖黄的灯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柔和了平日里的严肃气质,让他看起来比课堂上那个“行走的历史词典”亲切了许多。
她偷偷打量这个房间。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大多是历史和文化类的专着,但中间也夹杂着几本文艺小说。墙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雨中的竹林,墨色淋漓,与窗外的雨景相映成趣。整个空间的布置简洁而雅致,处处体现着主人的品味。
“陆教授,”苏念忽然开口,见他抬头看她,又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今天……谢谢您。”
陆时砚合上书,看着她泛红的耳尖,眼底掠过一丝笑意:“不用谢。写报告别太晚,明天还要去单位。”
苏念用力点头,捧着牛奶杯的手指紧了紧。她知道,他从不做没意义的事,就像他“顺手”买的伞,“闲置”的公寓,“刚好”温好的牛奶——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其实都是他不动声色的温柔。
她想起白天在办公室,他耐心指导她修改报告的样子;想起他冒雨送来文献的身影;想起他记得她随口提过的伞……点点滴滴,如春雨般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她的心。
窗外的雨声渐渐变小,变成了细碎的淅沥声。苏念喝完最后一口牛奶,起身准备继续完成报告。陆时砚却叫住她,从书房拿来一台笔记本电脑:“用这个吧,屏幕大一些,对眼睛好。”
她接过电脑,发现里面已经安装好了她常用的文档编辑软件,甚至连界面设置都符合她的习惯。这一刻,她终于确定,今晚的一切都不是偶然。
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苏念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开始撰写报告的最后部分,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雨声成了最好的伴奏,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文字如泉水般涌出。
偶尔抬头,能看到陆时砚安静看书的身影。他时而蹙眉思考,时而颔首微笑,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暖黄的灯光照在他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与窗外的雨声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写到关键处,苏念遇到一个难题,不自觉地轻声嘀咕。没想到陆时砚竟然听到了,他头也不抬地给出建议,语气平淡却切中要害。苏念惊讶地发现,他虽然看似在专心看书,其实一直在关注着她的进展。
夜深了,雨完全停了。苏念终于完成报告,轻轻合上电脑。她转头看向沙发,发现陆时砚不知何时已经睡着了。书本摊开在他膝上,眼镜滑到了鼻梁中间,呼吸平稳而深沉。
她轻手轻脚地取来一条毛毯,小心地盖在他身上。就在这时,他忽然睁开眼,四目相对,两人都愣住了。暖黄的灯光下,他的眼神有些朦胧,少了平日的锐利,多了几分柔和。
“写完了?”他的声音带着睡意特有的沙哑。
“嗯,谢谢您。”苏念轻声回答,替他拉好毛毯。
他坐直身子,揉了揉眉心:“那就好。时间不早了,去休息吧。”
苏念点点头,走向卧室。在关门的那一刻,她回头看了一眼,见他重新戴好眼镜,拿起书继续阅读。暖灯将他的身影投在墙上,显得格外温暖而安心。
这一夜,雨后的城市格外宁静。苏念躺在陌生的床上,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她知道,有些温柔就像夜雨,悄然而至,润物无声,却能在心田留下永恒的印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偶然的相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