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岁时予你 > 第4章 办公室的巧合文献

第4章 办公室的巧合文献(2 / 2)

果然,下半场讲座主要围绕宋代市民的服饰展开。主讲人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其中就包括《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服饰细节。这些内容让苏念如获至宝,笔记做得更加详细。

讲座结束后,陆时砚带她去见了主讲人。原来这位教授是陆时砚的旧识,专门研究宋代服饰史。得知苏念的论文选题后,他很热情地给了许多建议,还答应提供一些珍贵的研究资料。

这个机会让苏念受宠若惊。她知道,这都是陆时砚的特意安排。没有他的引荐,她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个级别的专家。

回办公室的路上,苏念忍不住问:\"陆教授,您为什么这么帮我?\"

陆时砚停下脚步,看着她:\"因为我看重你的潜力。你虽然不是历史专业的,但对美术和历史的结合有独到的见解。这种跨学科的视角很难得。\"

他的肯定让苏念既开心又意外。她从未想过,自己的美术背景会成为优势。

\"但是,\"陆时砚话锋一转,\"光有潜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付出努力。论文写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你要好好把握。\"

\"我会的。\"苏念郑重地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全身心投入到论文写作中。有了专家的指导和丰富的资料,她的进展很快。每天她都会把写好的部分拿给陆时砚看,听取他的意见。

陆时砚的指导很严格,但也很耐心。他从不直接告诉苏念该怎么写,而是引导她自己去思考和发现。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苏念受益匪浅。

有时加班到很晚,陆时砚会陪她一起讨论。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台灯的光线柔和而温暖,空气中弥漫着书墨的清香。在这种氛围下,学术讨论常常会不知不觉延伸到其他话题。

苏念发现,陆时砚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从艺术到哲学,从历史到现实,他都能侃侃而谈。这种深度的交流让苏念对他越发敬佩,也让她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

一天晚上,他们讨论得特别投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宿舍门禁时间。苏念看着手表,有些着急:\"怎么办?回不去了。\"

陆时砚想了想说:\"我有个朋友在学校附近开了家客栈,要不你先去那里住一晚?\"

苏念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这么晚回去,确实会吵醒室友。

陆时砚亲自送她到客栈,还细心地嘱咐前台多准备一床被子。这家客栈很有特色,装修古朴雅致,院子里种着竹子,环境十分清幽。

\"好好休息,明天早上我来接你。\"陆时砚说完,转身离开。

苏念站在客栈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心里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愫。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老师对学生的责任范围。

第二天一早,陆时砚果然准时来接她,还带来了早餐。是他特意去城南那家老字号买的糖醋排骨和几个小菜,都是苏念喜欢的口味。

\"听说这家店很出名,就想带你来尝尝。\"他语气自然,仿佛这只是件小事。

但苏念知道,那家店离学校很远,开车要半个多小时。这份心意,让她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论文写作进入最后阶段,苏念几乎整天泡在办公室里。陆时砚也陪着她加班,有时指导论文,有时处理自己的工作。

在一个雨夜,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室内的灯光温暖而宁静。苏念正在为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发愁,陆时砚走到她身边,俯身看着屏幕。

\"这里可以再加一些关于纹样象征意义的分析。\"他指着一段文字说。

由于靠得太近,苏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感受到他呼吸的温度。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手指在键盘上微微颤抖。

陆时砚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紧张,直起身子,语气依然平静:\"不要紧张,慢慢来。\"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响起一声惊雷,办公室的灯瞬间熄灭了。黑暗中,苏念下意识地轻呼一声。

\"别怕,只是跳闸了。\"陆时砚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我去找手电筒。\"

苏念坐在原地,听着他在黑暗中摸索的声音,心里既害怕又有些莫名的期待。很快,一束光亮起,陆时砚拿着手电筒走过来。

\"看来一时半会修不好,我送你回去吧。\"他说。

雨还在下,陆时砚撑着一把大伞,细心地为苏念挡雨。两人并肩走在雨中,伞下的空间显得有些拥挤。苏念能感受到他手臂偶尔碰触到的温度,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送到宿舍楼下时,陆时砚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这是你论文可能需要的一些补充资料,我整理好了。\"

苏念接过文件夹,在路灯的光线下,她看见陆时砚的肩膀湿了一大片,显然是为了给她挡雨而淋湿的。这个发现让她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

\"谢谢您,陆教授。\"她轻声说,眼里闪着感激的泪光。

陆时砚微微一笑:\"快上去吧,别着凉了。\"

看着苏念走进宿舍楼,陆时砚才转身离开。雨幕中,他的背影显得格外挺拔而孤独。

苏念回到宿舍,打开那个文件夹,发现里面不仅有所需的资料,还有一张便签,上面写着:\"论文写得很好,继续努力。\"字迹一如既往的苍劲有力。

她捧着便签,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段时间的相处,让她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陆时砚——严肃外表下的细心与温暖,学术严谨中的幽默与智慧。

这种发现,让她的心情变得复杂而微妙。她知道,自己对陆时砚的感情,已经超出了学生对老师的普通敬仰。但这种感情该何去何从,她还没有答案。

论文最终顺利完成,苏念把它交给陆时砚时,既紧张又期待。陆时砚仔细翻阅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写得很好,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句表扬让苏念开心得几乎跳起来。更让她惊喜的是,陆时砚建议她把论文投给一个学术期刊,还答应帮她修改。

这个机会对一个大三学生来说太难得了,苏念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她知道,这不仅是认可,更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在陆时砚的指导下,苏念对论文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这个过程很辛苦,但她乐在其中。每天和陆时砚讨论论文的时光,成了她最期待的时刻。

有时讨论结束后,他们会一起去吃饭。陆时砚总是能发现一些隐藏在城市角落的美食小店,每家都有独特的故事。在这些轻松的时刻,苏念看到了陆时砚不同于讲台上的另一面——风趣、幽默,对生活有着独特的品味和见解。

这种发现,让她的心越发向他靠近。但她始终不敢表露这份感情,毕竟他是她的老师,这种关系太过微妙。

论文最终被期刊接受的那天,苏念第一时间跑到陆时砚的办公室报喜。陆时砚也很高兴,破例提出要请她吃饭庆祝。

那顿饭在一个雅致的餐厅,环境安静而温馨。陆时砚点了几道招牌菜,还要了一壶清茶。两人边吃边聊,从论文谈到未来的规划,从学术谈到人生理想。

饭后,陆时砚送苏念回宿舍。月光下,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走到宿舍楼下时,陆时砚突然停下脚步。

\"苏念,\"他的声音比平时更加低沉,\"有件事我想告诉你。\"

苏念的心突然跳得很快,预感到了什么。

\"我对你的关心,可能已经超出了老师的本分。\"他直视着她的眼睛,\"但我希望你知道,这一切都是出于真心。\"

这番话让苏念既惊喜又慌乱。她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你不用现在回答我。\"陆时砚微微一笑,\"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的心意。\"

说完,他转身离开,留下苏念独自站在月光下,心中波澜起伏。

这个夜晚,苏念失眠了。她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那些看似巧合的相遇,那些无微不至的关怀,原来都藏着陆时砚的用心。

这种发现让她既甜蜜又不安。师生恋在这个时代虽然不再是什么禁忌,但仍然会面临很多非议和压力。她不知道自已是否准备好了面对这一切。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她对陆时砚的感情,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这份感情,就像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却深刻绵长。

第二天,苏念鼓起勇气来到陆时砚的办公室。他正在批改作业,看到她进来,抬起头,目光中带着询问。

\"陆教授,\"苏念深吸一口气,\"我……我也对您有特别的感情。\"

陆时砚放下笔,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平静:\"你想清楚了吗?这条路可能会很难走。\"

\"我想清楚了。\"苏念坚定地点头,\"只要和您在一起,再难我也不怕。\"

陆时砚站起身,走到她面前,轻轻握住她的手:\"那我们就一起面对。\"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在这个充满书香的办公室里,一段特殊的感情悄然生根。虽然前路可能充满挑战,但他们相信,只要彼此真心,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就像人民日报所讲的那样:“真诚的感情犹如坚不可摧的堡垒,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能经受住时间的重重考验,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去珍视。”而这份不期而至的感情,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流星,虽然稍纵即逝,但却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了绚烂的痕迹,或许这便是命运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一份珍贵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