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祖未婚妻晚晴的那张旧照,被黛用油纸仔细包裹,藏在仓库夹层最隐蔽的缝隙里。它像一束微弱却温暖的光,暂时照亮了这间充斥着伤痛与绝望的避难所。然而,这短暂的宁静,如同暴风雨前压抑的闷热,很快便被更尖锐的危机撕裂。
最先传来不祥预兆的,是陈师傅。他惯常从容的脸上罕见地蒙上了一层阴影,步伐也比往日急促了几分。“黛同志,”他压低了声音,语气凝重,“我们两条用了多年的‘暗线’,昨天和今天,接连失去了联系。约定的安全信号没有出现,备用联络点也没有任何消息。这不正常。”
黛的心猛地一沉。地下工作者的“失联”,往往意味着最坏的情况——被捕,或已牺牲。两条互不关联的线路同时中断,指向一个更可怕的推论:敌人可能掌握了一份并非来自徐文祖的、关于他们部分网络架构的情报。
“知道是哪边动的手吗?”黛强迫自己冷静,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像是76号的手法,干净利落,但…又有点不同,带着点‘樱机关’那种阴狠的劲儿。”陈师傅眉头紧锁,“感觉像是…两边在协同行动。”
这绝非好兆头。76号与“樱机关”虽有合作,但内部倾轧和职能重叠导致的摩擦从未停止。如此“协同”,除非他们掌握了确凿的、足以让他们暂时放下龃龉的共同目标。这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信鸽”及其同党,而黛,作为营救行动的核心,极可能已经进入了他们的交叉视线。
紧接着,鲁明发通过极其冒险的方式,传递来一个更令人心惊肉跳的消息。他没有使用任何固定渠道,而是让一个卖烟的小孩,将一盒“老刀牌”香烟直接塞进了陈师傅常去的一家老虎灶的灶膛里。烟盒内壁,用炭笔潦草地写着:
“‘科赫’画像已分发各队。影佐亲督,查瑞士商贸背景。慎!!!”
化名“伊丽莎白·科赫”的身份暴露了!敌人不仅知道这个身份是伪装的,甚至已经绘制了模拟画像并下发!影佐,那个被“松本”警告过的新锐行动组长,果然将金融线索与这个身份联系了起来,并且效率高得惊人。这意味着,黛之前以“科赫”身份进行的所有活动——潜入三井别邸、进入“丰汇”当铺——都可能已被串联起来,构成了一条指向她真实活动的轨迹。
危机如同冰冷的绞索,正在缓缓收紧。
然而,最让黛感到脊背发凉的,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清理徐文祖那件破烂中山装,准备为他更换从黑市弄来的干净衣物时,她在衣服内衬一个极其隐蔽的褶皱里,发现了几粒比芝麻还小的、已经干涸板结的暗红色胶状物。这不像是血迹,也不像是普通的污垢。她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取下一点,凑近鼻尖,闻到一股极其淡薄、却异常特殊的辛辣气息。
这气味…她一定在哪里闻到过!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是那个伪装成清洁工的日本暗哨!在观察他时,她曾在他标记的垃圾桶附近,嗅到过这种独特的高级日本香烟“Golden bat”的气味!而这种暗红色胶状物,很可能是某种特制的、用于追踪的化学标记剂!敌人可能在囚禁徐文祖期间,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种难以察觉的标记物沾染在了他的衣物上!
(多角度分析:标记物的可怕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