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声音乐平台则第一时间嗅到了热度,凌晨六点便紧急上线了“樵夫作品循环电台”。电台封面用的是陆砚辞上次直播时吉他弹唱的截图:他坐在窗前,阳光洒在吉他上,神情温柔,画面暖得让人心里发颤。电台曲库从经典的《青溪》《云栖谣》,到鲜少公开的《山月》《竹风》《石上泉》,一首首旋律悠扬的曲子在平台上循环播放,每首歌的评论区都被怀旧的听众“攻陷”。《青溪》的评论区里,一条“十年前听着这首歌备战高考,如今工作了,再听还是会泪目”的留言,点赞量瞬间突破十万;《山月》的播放量在两小时内暴涨三百万,成为平台单日播放量最高的单曲。无数听众涌入电台,在线人数峰值突破三百万,评论区里满是感慨与期待:
“听到《青溪》的前奏,眼泪瞬间就下来了!十年前就是听着这首歌写作业,如今我都成了老师,这首歌还是这么治愈!”
“‘樵夫’的曲子里总有一种山水的灵气,听着就像置身云栖村,太舒服了!希望今天能听到新歌!”
“已经把音量调到最大!循环一整天!上班摸鱼也要听!”
“求平台赶紧拿下‘樵夫’的独家版权!我愿意充一辈子会员!”
而《归园田居》官方直播间的预约人数,更是早已突破五百万大关,并且仍在以每分钟新增五万的速度疯狂跳动上升——八点整是520万,八点十分是525万,八点十五分直接冲到530万,后台数据刷新的“叮咚”声此起彼伏,负责数据统计的工作人员,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生怕遗漏任何一个数字。直播间的评论区里,礼物特效已经提前刷屏:火箭带着尾焰直冲屏幕,豪华游艇在虚拟海面航行,甚至有粉丝直接打赏了价值万元的“宇宙飞船”特效,整个直播间被礼物的光芒笼罩,宛如一场盛大的庆典。更有粉丝自发组织了“打卡大队”,每隔十分钟就刷一次“倒计时打卡+x分钟”,评论区里整齐划一的打卡留言,让这场狂欢更添了几分仪式感。
蘑菇屋内,受邀参与直播互动的嘉宾们,也早已严阵以待,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甚至比自己参加颁奖典礼还要郑重。张捷抱着他那把陪伴了十五年的原木色吉他,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吉他琴身泛着岁月沉淀的包浆,琴弦是刚换的进口磷铜弦,音色温润。他反复调试着音准,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嘴里念念有词:“不对,这里音有点飘,得再调紧半音……等下要是能和陆先生合唱《云栖谣》,可不能掉链子,当年还是他教我弹的这首歌呢。”他的吉他盒放在一旁,盒盖敞开着,里面除了吉他配件,还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十年前他和陆砚辞在音乐节后台的合影,两人穿着印着“山水民谣”的白色纪念t恤,笑得格外灿烂。
苏晴则坐在窗边的藤椅上,手里捧着《青云问道》续集剧本,剧本的封面是她亲手设计的:用淡蓝色的卡纸做底,上面用彩铅画着一株青云草,草叶用银线勾勒边缘,在晨光下泛着细闪,封面上还写着一行小字“致我最爱的《青云问道》”,边缘有几处她修改时留下的铅笔印记,显得格外用心。她小心翼翼地将剧本对折,轻轻放入米色的帆布口袋里,仿佛揣着一件易碎的护身符,手指反复摩挲着口袋边缘,指腹都有些发红,眼神里满是期待与紧张:“希望今天能有机会问问陆先生,碧瑶这个角色的结局,是不是我想的那样……当年看原着时,为她哭了好几天呢。”她甚至提前写好了提问的纸条,反复修改了三遍,生怕自己紧张到语无伦次。
沈越则对着手机屏幕,在蘑菇屋的院子里来回踱步,脚下的石板路被他踩得“咚咚”响。他口中背诵着《爱情公寓》里那些鲜为人知的隐藏笑点,比如“张伟吃小龙虾过敏时,耳朵会变红的细节”“曾小贤电台结尾‘欢迎收听你的月亮我的心,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的隐藏停顿技巧”,额角微微见汗,还时不时用手背擦一下,生怕自己记混了。他甚至还对着院子里的铜镜练习表情,一会儿挤眉弄眼模仿张伟的夸张神态,一会儿一本正经学曾小贤的贱兮兮语气,样子有些滑稽,却透着十足的认真:“不行不行,这个笑点得再练几遍!等下直播互动,要是能逗陆先生笑,那我可太有面子了,回去能吹一年!”
这场由一场直播引发的狂欢,早已超出了综艺节目的范畴,演变成一场席卷整个文娱行业的盛事,从影视、音乐、出版到综艺,几乎所有领域的从业者,都将目光投向了云栖村。各大影视公司的高管办公室内,电脑屏幕上几乎都定格在了《归园田居》的官方直播间页面,连晨会都特意提前了半小时,只为留出时间“盯直播”。某业界巨头影业的总裁,更是提前在公司内部的“高管群”发布微讯,语气强硬而急切:
“全体同仁注意!今日重点工作——全程盯防陆砚辞书房直播!《江湖志》影视版权,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拿下!法务部立刻备好授权合同模板,项目部整理好近三年最成功的武侠剧案例,公关部准备好合作官宣方案!只要陆先生松口,不管几点,立刻派专机飞赴云栖村!谁要是掉链子,这个月绩效直接归零!”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下属们纷纷秒回“收到!保证完成任务!”,法务部的员工甚至直接将合同模板打印出来,放在公文包里随时待命,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临战”的紧张氛围,每个人都盯着屏幕,生怕错过陆砚辞可能透露的任何合作信号。
而在程砚秋的工作室里,所有工作人员也都屏息凝神,盯着大屏幕上的直播预约页面。工作室的会议桌上,摆满了咖啡和面包,显然大家都是凌晨就到岗备战。办公桌上,还放着程砚秋临行前留下的便签,便签纸是他常用的米黄色信笺,上面用清隽的字迹写着:“有关陆先生的任何消息,无论是直播内容、合作意向,还是他提到的新作品、创作计划,第一时间微信+短信通知我,哪怕我在飞机上,也要发消息!另外,‘樵夫’电台的歌单,每首歌的播放数据都统计好,发给我!”字迹末尾,还画了一个小小的音符,透着几分对“樵夫”的欣赏。工作人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分工明确:一人专门盯着直播页面,记录预约人数变化;一人负责刷新微讯热搜,截图相关词条;还有一人专门记录“樵夫”电台的播放数据,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毕竟,这位华语乐坛的“情歌王子”,对“樵夫”的欣赏早已不是秘密,去年他还在采访中直言“‘樵夫’的歌词,是华语乐坛最有诗意的文字”。
山间的晨风渐渐大了些,吹得院子里的竹架轻轻晃动,手稿的边角微微卷起,陆砚辞见状,起身将手稿重新整理了一遍,动作依旧从容。青溪河上的薄雾彻底散去,露出清澈见底的河水,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倒映着岸边的草木与天空的流云,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云栖村依旧宁静,鸡群还在啄食,鸟儿还在歌唱,可这份宁静下,却涌动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切目光,仿佛一场盛大的风暴,即将在这方小小的山村上空降临。
山雨欲来风满楼,此刻,无论是屏幕前翘首以盼的亿万观众,还是行业内摩拳擦掌的大佬高管,无论是紧张备场的嘉宾,还是严阵以待的工作人员,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那座院落里、即将在两小时后开启的书房门——那扇木门上刻着简单的竹纹,门轴带着岁月的斑驳,可门后,不仅藏着陆砚辞用十年光阴构筑的创作世界,更藏着整个文娱圈翘首以盼的惊喜与未来,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等待那扇门开启的瞬间,等待一场属于创作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