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旁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没有熄灭,屏幕亮度调得很低,显然是陆砚辞早上刚用过——屏幕上赫然是《凡人寻仙录》的影视改编剧本文档,文档标题旁用红色字体标注着“修订版(第三稿)”,页面上清晰地显示着一行小字:“实景拍摄建议:黄山云雾区,晨光初现时最佳,此时雾气最浓,能体现‘仙气缭绕’的意境,避免后期特效的生硬感”,下方还有几句刚写的台词草稿:“小凡:‘道在心中,不在门派,若正道不容有情,那我便走自己的道’;碧瑶:‘情之所至,便是正道,哪怕与天下为敌,我亦不悔’”,字里行间满是对角色的深刻理解。
书房的角落里,还放着一个小小的博古架,架子是竹制的,样式简单,却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上面摆着几件不起眼的“宝贝”——一个是当年陆砚辞获得“三金编剧”时的水晶奖杯,奖杯上刻着“最佳编剧”字样,表面落着一层薄尘,显然很少被触碰,被放在博古架的最内侧,像是被刻意珍藏;一个是张捷之前送给陆砚辞的吉他拨片,拨片是黑色的亚克力材质,上面用激光刻着“致敬樵夫”四个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张捷敬上”,被陆砚辞放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盒里;还有一个是苏晴参加《青云问道》书迷会时获得的纪念徽章,徽章是银色的,上面刻着“青云门弟子”字样,被陆砚辞小心地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罩里,旁边还贴着一张小纸条,写着“苏晴赠,2021年”。
这哪里是一个普通山民的书房?这分明是一座堆满了奇珍异宝的“文娱博物馆”!是一个时代才华与匠心的浓缩之地!是无数人青春与回忆的聚集地!每一张手稿、每一本书、每一件小物件,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热爱与坚守的故事,都在诠释着“创作”二字最本真的意义。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如同坐了火箭一般,瞬间从一百万飙升至三百万大关,并且仍在以每分钟十万的速度疯狂攀升!弹幕早已完全失去了控制,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地覆盖在画面上,几乎让人看不清书房的景象,只能从缝隙中捕捉到零星的画面,各种颜色的弹幕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场视觉盛宴:
“我的天!给跪了!这哪里是书房,这分明是文娱圈的卢浮宫吧!满墙的手稿,看得我头皮发麻!”
“《科幻三部曲》!居然真的有《科幻三部曲》!我看到星图了!陆老师求出版!我愿意等十年!”
“琴头上的‘知音’二字!还有那张2014年的合照!程砚秋和陆砚辞的神仙友情,我直接哭死!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啊!”
“书架上的便签!全是创作干货啊!‘杨过的孤傲藏着对认可的渴望’,这句话戳中我了!求官方出高清图!我要打印下来当写作教材!”
“陆神!这才是真正的创作大神!三个领域封神,每一部作品都这么用心,没有敷衍,没有注水,全是诚意!”
“我看到《凡人寻仙录》的剧本了!陆老师居然在改编!还建议去黄山实景拍摄!这才是对作品负责的态度!求快点开机!我愿意自费去当群演!”
“从初中看《爱情公寓》,到高中追《青云问道》,再到大学听《青溪谣》,今天终于见到本尊了!陆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的作品陪我长大!”
“海外党表示激动到失眠!终于等到陆老师露面!《江湖志》在国外也有很多粉丝!求英文版!”
不仅如此,各大社交平台也同步陷入沸腾——微讯热搜榜再次被“陆砚辞”相关话题彻底屠榜,#陆砚辞书房 文娱博物馆# #知音吉他 十年友情# #凡人寻仙录 影视化# #陆砚辞 创作初心# 等词条瞬间冲上热搜前五位,每一个词条的阅读量都分分钟破亿,讨论量突破千万;番茄中文网cEo第一时间转发直播链接,配文“这才是作家该有的书房!满墙的手稿,是对创作最虔诚的敬畏!陆神,《凡人寻仙录》求更!只要您点头,番茄的资源任您选![跪了][跪了][跪了]”,下方番茄中文网官方账号火速评论“附议!老板说了,一切好谈!”;程砚秋工作室转发直播截图,配图是吉他的特写,评论“琴在,人在,知音不散。十年之约,终不负。@陆砚辞”,引发无数老粉泪目;闻声音乐平台更是直接在直播页面嵌入“樵夫作品合集”链接,点击量瞬间突破百万。
甚至连不少圈内的知名编剧、作家、音乐人都纷纷现身弹幕区,发出由衷的惊叹:
“作为一个写了十五年剧本的编剧,看到满墙的手稿,我羞愧得无地自容!现在多少人连手写稿都懒得写了,陆老师却还在坚持打磨每一个细节,这才是对创作的敬畏!”——知名编剧李默。
“《江湖志》的人物设定图,比我们工作室请专业画师做的还要细致!人物性格标注得精准到位,陆老师对角色的理解,真的太深刻了!”——影视美术指导张然。
“那把‘知音’吉他的琴弦是新换的吧!看琴头的磨损程度,陆老师这些年肯定经常弹!《青溪谣》的原版旋律我还能背下来,求陆老师现场弹一段!”——音乐人周深。
“书架上的批注太戳我了!‘小凡的挣扎藏着年轻时的迷茫’,原来我当年读《青云问道》时的共鸣,是因为陆老师写的是真实的人性!”——作家八月长安。
整个网络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欢与震撼之中,这场直播,早已不是一场简单的节目直播,而是一场属于整个文娱圈、属于数百万观众的“朝圣”——他们朝圣的,不是流量堆砌的虚名,不是资本包装的光环,而是那份十年如一日的创作坚守,是那份不被浮躁裹挟的纯粹热爱,是那位隐居山野却始终为文娱圈保留火种的“传奇大神”!
而书房内,陆砚辞看着镜头,依旧是那副平和淡然的模样。他轻轻拿起桌上的一份《江湖志》手稿,对着镜头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声音依旧轻柔:“这些都是这些年随手写的东西,有些还没打磨好,让大家见笑了。我们不用拘谨,就像朋友聊天一样,随便看看,随便聊聊作品,聊聊这些年的日子。”
话音落下,弹幕区再次爆发出新一轮的欢呼——“好!”“听陆老师的!”“随便聊我们也爱听!”,满屏的“陆神”“男神”“太温柔了”刷屏不断。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身上,也洒在满墙的手稿上,温暖而明亮。这场跨越十年的“朝圣”,才刚刚开始,而属于陆砚辞的创作故事,还有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