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第74章 村民的佐证,故事与新书的重合

第74章 村民的佐证,故事与新书的重合(2 / 2)

排除掉所有不可能的选项——提前泄露、书迷猜测、巧合撞梗……只剩下一个唯一的、铁板钉钉的解释:陆砚辞,就是“山民001”本人!只有原作者,才能在新书出版前,完整掌握所有剧情,甚至像讲故事一样,把细节讲给村里的孩子听!

王磊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怕自己的反应惊动周围的村民,他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到不远处正在整理录音设备的执行导演身边,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将他拽到小卖部后面的墙角——这里正好被货架挡住,不会被人看到。

“李导!有重大发现!必须紧急调整明天的拍摄计划!”王磊的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急促,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肩膀上,浸湿了工作服。

执行导演被他严肃的表情吓了一跳,连忙放下手里的设备,紧张地问:“怎么了?是不是设备出问题了?还是陆先生那边有情况?”

“比设备问题重要一万倍!”王磊凑到他耳边,语速飞快地把张大婶的话复述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半个多月前讲新书剧情”“对话分毫不差”“提到未出版的法宝伏笔”这几个关键信息,声音都带着颤抖,“这绝对是实锤!陆先生就是‘山民001’!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他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明天立刻增加一个‘围炉夜话’或者‘午后故事会’的环节!就对外说为了拉近和村民的距离,邀请大家一起讲故事!一定要想办法让陆先生参与进来,引导他讲《凡人寻仙录》的故事!只要他一开口,那些只有作者才知道的细节,就能彻底坐实他的身份!真相就藏不住了!”

执行导演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火把,他用力点头,声音里满是兴奋:“好!就按你说的办!我现在就去通知编剧改流程,再让道具组准备好场地!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说完,他转身就朝着节目组的帐篷方向跑去,脚步都带着急切,连掉在地上的耳机都忘了捡。

就在这时,张大婶像是想起了什么无关紧要的家常小事,又慢悠悠地开口说道:“对了,俺还发现一个事儿!你们那个陆先生,不光会讲故事,还会哼歌咧!他哼的调调都怪好听的,带着点山里的清甜味儿,像山涧的泉水一样,清清爽爽的。”

她扇着蒲扇,语气随意得像在说“今天吃了面条”:“去年冬天的时候,天刚亮,或者傍晚天快黑,俺路过他家门口,总能听见他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哼歌。他就那么坐着,手里端着一杯热茶,眼睛看着远处的山,一边哼一边晃着头,可悠闲了。”

张大婶顿了顿,回忆着当时的场景:“俺记得那调子软软的,又有点轻快,当时俺还跟俺家老头子说,‘陆先生哼的这歌,比戏文还好听!要是能编成歌,肯定能火!’结果今年开春,俺在电视上看文艺晚会,看到张捷大明星穿着白衬衫唱歌,唱的那个《青溪谣》,调子跟陆先生去年冬天哼的,一模一样!连开头那几句‘溪水清,青山远’的调子,都分毫不差!你们说这事儿巧不巧?”

张大婶的声音不大,语速也慢,却清晰地被旁边节目组架着的收声麦克风捕捉了进去——那麦克风原本是为了录制村民的日常闲聊素材,没想到却意外录下了这关键的一句话。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在直播间里激起了千层浪!

原本就因为“新书剧情”而沸腾的弹幕,此刻彻底炸开了锅,密密麻麻的评论像潮水一样疯狂涌来,红色、黄色、蓝色、金色的字体在屏幕上堆叠,几乎要将画面完全覆盖,甚至出现了“弹幕刷屏过快,部分评论未能显示”的提示:

“我的天!所有巧合串起来,就是铁板钉钉的真相!这根本不是巧合,是实锤!”

“证据链完美闭环了!从书架批注(山民001)→吉他泛音(樵夫)→剧本隐藏设定(作者视角)→新书剧情(提前剧透)→《青溪谣》调子(樵夫实锤)!”

“陆先生=山民001(小说大神)+樵夫(音乐隐士)=陆砚辞(十年前的金牌编剧)!这身份叠buff呢!”

“求节目组快进到直接提问!别再搞环节了!我已经等不及要听陆先生亲口承认了!”

“张大婶就是神级助攻!村民的家常话比任何官方证据都有说服力!毕竟没人会拿这种小事撒谎!”

“考古党来了!去年冬天有村民拍过陆先生在院子里哼歌的视频,当时还以为是随口哼的,现在一看,就是《青溪谣》的初稿!”

“我是《凡人寻仙录》书迷!最新册里‘星衍盘’的伏笔,出版社都没透露过,陆先生半个月前就知道!这不是作者是谁?!”

夕阳渐渐沉下西山,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小卖部门口的红灯笼上,给灯笼镀上了一层金边。村头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透过灯罩,洒在石凳上、土路上,给整个场景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王磊站在原地,听着耳机里传来的直播间“沸腾声”,看着执行导演急匆匆的背影,手心还在微微出汗——他心里清楚,这场隐藏了十年的“身份之谜”,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而此刻的陆砚辞,还在自己的院子里打理着菜园,弯腰给青菜浇水,全然不知,村头小卖部门口的一段家常闲聊,已经让他守护了十年的“秘密”,离曝光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