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奏基石”的正式“入职”,似乎对它们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那些原本还在徘徊、演算的个体,几乎在“基石”获得权限的同时,停止了所有活动。它们那生物质结构开始缓慢地、不可逆地分解,如同冰雪消融,最终化为了最基本的规则粒子和能量,消散在宇宙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仿佛它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观察和验证“源初之婴”是否能达到某个标准。如今标准已定,答案已出,它们便完成了使命,归于虚无。
这一现象让范因斯坦团队感到惋惜,也让他们更加意识到,“基石”所触及的层面,远非他们目前所能完全理解。那些“朝圣者”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的、关于宇宙规则自我检验与更新的秘密。
---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联盟内部。
“协奏基石”的存在,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联盟各个文明的心态。绝大多数文明将其视为庇护与机遇,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联盟的建设与发展中,科技、文化、艺术迎来了一个新的爆发期。他们开始自发地研究如何更好地与“基石”共鸣,如何将自身的文明特质融入那宏大的“协奏”之中。
然而,也有极少数的、崇尚绝对独立或对超然力量心存疑虑的文明,感到了不安。他们担心联盟会逐渐演变成一个以“基石”为核心的神权或技术独裁体系,担忧自身文明的独特性会被那无处不在的“和谐”波动所同化。虽然这种声音目前还很微弱,但林墨和议会并未忽视。他们知道,真正的和谐在于包容不同的声音,而非强求一致。
为此,林墨推动建立了“基石伦理委员会”,邀请各文明代表、哲学家、科学家共同探讨与“协奏基石”共处的伦理边界和行为准则,确保联盟的发展始终建立在自由意志与共同协商的基础之上。
---
这一日,林墨、凌霜、范因斯坦和吴庸,再次齐聚在“展望大厅”。
窗外,是更加繁荣、稳定的联盟疆域,远方,那沉默的“宇宙琥珀”和化为结晶的“永恒基石”依旧提醒着他们宇宙的浩瀚与神秘。身边,禁闭室已被改造为更加开放的“基石圣殿”,“协奏基石”在其中散发着恒定而温暖的光辉。
“我们走过了一段难以置信的旅程。”林墨开口,声音中带着感慨与坚定,“从挣扎求存,到赢得认可,再到如今与‘基石’共生。我们证明了生命的韧性,智慧的价值,以及……合作的力量。”
“前路依然漫长,”他继续说道,“‘纯净核心’在观测我们,‘虚妄之潮’在记录我们,宇宙中还有无数未知等待探索。我们拥有了‘基石’这份强大的助力,但最终的命运,依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他的目光扫过同伴,最终落在凌霜和那圣殿中的光辉上。
“让我们继续前行,不是作为被庇护者,而是作为……同行者。与我们的‘协奏基石’一起,不仅守护已有的和谐,更要去创造新的可能,去解答更深的谜题,将这簇星火,燃成照亮更多黑暗角落的……永恒之光。”
星火新生,其光渐炽。联盟与它的“基石”,正携手迈向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他们的故事,远未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