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北疆初印象(1 / 2)

漠北的朔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扑打在迎驾队伍肃立的将士甲胄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甘州城北十里亭,旌旗招展,盔明甲亮。北疆总督、凉国公蓝玉顶盔贯甲,按剑而立,身后是北疆文武及林奇等格物院核心成员。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官道尽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肃穆。

终于,在地平线上,先是出现了几个移动的黑点,旋即扩大成一支规模不大却异常精悍的骑兵队伍。明黄色的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护卫着中央一辆外观朴素却结构坚固的马车。队伍行进间自有一股凛然威仪,正是**太子朱雄英**的代天巡狩仪仗。

车驾在十里亭前稳稳停住。车帘掀开,一名身着杏黄色团龙袍服,外罩玄狐斗篷的少年在内侍搀扶下,稳步下车。正是年方十余岁的太子朱雄英。他的面容尚带稚气,但眉眼间的沉静与举手投足间的从容气度,已远超同龄人。

“臣蓝玉,率北疆文武,恭迎太子殿下!”蓝玉率先抱拳躬身,声若洪钟。身后众人齐声附和,甲胄铿锵。

朱雄英快步上前,竟伸出双手虚扶蓝玉:“大将军免礼,诸位免礼!孤奉父皇之命北巡,一路行来,见边塞将士军容严整,百姓虽生活清苦却面有盼色,此皆大将军与诸位臣工治理之功,辛苦了。”

他的声音清越,话语得体,瞬间赢得了在场众多边军将领的好感。随即,他的目光越过蓝玉,落在了站在文官队列前方,身着深青色棉袍、气质迥异的林奇身上。

“林先生,”朱雄英走向林奇,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甚至带着一丝晚辈见到尊敬长辈的亲近,“一别数年,先生风采更胜往昔。当年救命之恩,雄英一直铭记于心。”

林奇躬身行礼:“臣林奇,参见太子殿下。殿下言重了,昔日之事,乃臣之本分。殿下如今龙章凤姿,实乃陛下之福,天下之幸。”

简单的迎驾仪式后,朱雄英并未直接入城休息,而是提出要先远远看一看那“声名远播”的石油工坊。站在一处稍高的坡地上,遥望那片被高墙环绕、数根巨大烟囱不断喷吐黑色浓烟的区域,听着风中传来的隐约机器轰鸣,朱雄英清澈的眼眸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好奇与震撼。

“那便是……能产出照亮黑夜的‘石油灯’之地?那轰鸣声,便是‘蒸汽机’?”他喃喃自语,这与他在东宫读过的任何典籍描述都截然不同,一种全新的、充满力量感的世界图景,正粗暴而直接地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

就在太子沉浸于这工业奇观带来的初印象时,数里外另一处更为隐蔽的山坳里,穿着破烂羊皮袄、脸上涂抹着泥灰,与当地贫苦牧民别无二致的哈里赤,正如同石雕般趴伏在雪地中。他透过一支精心伪装的单筒千里镜,冷静地观察着十里亭的一举一动,尤其是被众人簇拥在中心的太子,以及那个站在太子身边、气质独特的青袍文士——林奇。

“目标确认。”哈里赤在心中默念。他没有急于行动,猎人的耐心是他的本能。他的目光扫过工坊的布局、巡逻队的路线、岗哨的位置,大脑飞速运转,计算着潜入的路径、动手的时机,以及……安放那几包特制火药的最佳位置。他不仅要杀人,更要制造一场足够轰动、足够摧毁所有人信心的“意外”。

当日下午,在重兵护卫下,太子朱雄英驾临北疆总督行辕。稍事休整后,他便在书房单独召见了林奇。

书房内炭火温暖,驱散了北地的寒意。朱雄英挥退了所有侍从,只留林奇一人。他指着桌上那盏正在稳定散发白光的石油灯,语气中带着探究:“林先生,此灯之利,孤已亲眼所见,确实远胜烛火。然孤一路行来,亦听闻朝中非议,言此物乃至整个石油工坊,所耗民力资财甚巨,且其物不祥,易引灾祸。先生何以教孤?”

这不是质问,而是一种真诚的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