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制作油皮和油酥:
- 油皮制作:将200g中筋面粉、20g白砂糖、1g盐放入大碗中,搅拌均匀;加入50g猪油,用手搓揉至猪油与面粉完全融合(搓至无颗粒状,呈粗玉米面状);慢慢加入60l清水,边加边用手搅拌,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团需揉至“三光”:盆光、手光、面光,避免有干粉);用保鲜膜包裹面团,放入室温下醒发30分钟。
- 油酥制作:将100g中筋面粉放入大碗中,加入70g猪油,用手搓揉均匀(搓至猪油与面粉完全融合,呈细腻的面团,无颗粒);用保鲜膜包裹,与油皮一起醒发20分钟。
4. 分割面团与包馅:
- 油皮醒发好后,放在案板上(案板撒少量面粉防粘),用刮板分割成12等份(每份约25g);将每份油皮揉成光滑的小球,用保鲜膜覆盖,防止变干。
- 油酥醒发好后,同样分割成12等份(每份约14g),揉成小球,用保鲜膜覆盖备用。
- 取一个油皮小球,用手掌压成圆形薄片(直径约5,中间厚边缘薄);放入一个油酥小球,用虎口将油皮边缘向上收紧,包裹住油酥,捏紧封口(封口处需捏实,避免烙制时油酥漏出);将封口朝下,静置10分钟(松弛面团,避免擀制时回缩)。
- 取一个静置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椭圆形薄片(长度约10,宽度约5);从一端向另一端卷起,形成圆柱形;将圆柱竖放,用手掌压成圆形薄片(再次擀制前静置5分钟);取一份核桃枣泥馅,放在薄片中间,用虎口收紧封口,捏实后搓圆,封口朝下放在案板上,用手掌轻轻压成厚度约1的圆形饼坯(饼坯大小均匀,直径约6)。
5. 烙制与定型(或烘烤):
- 平底锅烙制:平底锅洗净擦干,小火加热;在饼坯表面刷一层蛋黄液,撒上少许熟白芝麻(轻轻按压,使芝麻粘牢);将饼坯封口朝下放入锅中,小火烙5分钟(烙至底部金黄);翻面后继续烙4分钟(烙至表面金黄,能闻到浓郁的饼香和枣香);烙好后取出,放在冷却架上晾凉(避免底部受潮变软)。
- 烤箱烘烤:提前10分钟将烤箱预热至180c(上下火);烤盘铺油纸,将饼坯放在油纸上,表面刷蛋黄液、撒白芝麻;放入烤箱中层,180c烤15分钟(烤至饼皮金黄酥脆,馅料熟透);取出后晾凉即可。
6. 成品特点:
- 饼坯呈圆形,表面金黄,撒着白芝麻,外皮酥脆,轻轻一碰就能掉渣;咬开后饼皮层次分明(约10层),内馅呈深褐色,细腻无颗粒,能看到核桃碎和陈皮丝;入口先是饼皮的酥香,接着是枣泥的甜润,核桃碎的脆香在口中散开,陈皮的果香中和了甜腻,完全不齁不油;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枣香和核桃香,回味悠长。张爷爷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笑着说:“就是这个味儿!跟我娘以前做的一样,老婆子肯定爱吃!”阿砚捧着一个,小心翼翼地咬着:“晚星姐姐,这饼里的核桃好香!枣泥也不腻,我要画下来,让小师妹也尝尝这好吃的枣泥饼!”晚星尝了一块,笑着说:“陈皮加得正好,解腻又增香,下次可以试试加些葡萄干,口感更丰富。”
三、携饼赠邻,暖香漫坞续旧情
核桃枣泥饼刚晾凉,晚星就装了一袋,递给张爷爷:“张爷爷,您先带些回去给张奶奶尝尝,剩下的我们装瓮,您要是还需要,随时来取。”张爷爷接过袋子,摸了摸还带着余温的饼,笑着说:“这怎么好意思!我就送了点核桃和陈皮,还让你们这么费心。”他从工具箱里掏出个小木盒:“这是我亲手做的小木盒,用来装点心正好,换些枣泥饼回去给老婆子当零食。”
谢景渊笑着接过小木盒,木盒打磨得光滑发亮,还刻着简单的花纹:“张爷爷太客气了,这点饼不算什么,木盒我们收下,下次您来,我们用新做的点心装满木盒给您。”他把剩下的饼装进陶瓮,“这饼常温能放挺久,您要是想给邻里分些,就跟我们说,我们多做些。”张爷爷点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下次核桃熟了,我再给你们送些来,你们再做些新点心。”
阿砚拿着画夹,坐在石桌旁,认真地画着核桃枣泥饼。画纸上,陶瓮里摆着几块饼,旁边放着一杯陈皮茶,还有张爷爷拿着小木盒的样子,生动极了。“阿砚画得真好!”张爷爷凑过来看,指着画纸上的饼,“这饼画得跟真的一样,我家老婆子要是看见了,肯定要多吃两块。”
阿砚笑着把画夹合上:“张爷爷要是喜欢,我再画一张给您,这张我要寄给小师妹,让她也看看我们做的核桃枣泥饼。”他把画好的画小心地折好,放进信封里:“晚星姐姐,我去村口寄信,顺便给李奶奶送几块饼,她上次送了红薯,也该尝尝新做的点心。”晚星点点头,递给阿砚一个油纸包:“这里面有六块,给李奶奶三块,剩下的三块给小柱子送去,他上次送了栗子,也让他尝尝。”
阿砚接过油纸包,背着画夹跑出去:“我很快就回来!”院门口的老槐树下,他的身影渐渐远去,油纸包在阳光下晃着,像个小小的暖团。张爷爷看着阿砚的背影,笑着对晚星和谢景渊说:“你们这院子真是个宝地,不仅有点心香,还能让人想起老日子的味道,难怪大家都愿意来。”谢景渊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能让大家吃到合口味的点心,我们也高兴。”
晚星拿起一块饼,轻轻咬了一口,酥脆的饼皮落在手心,枣泥的甜香和核桃的脆香交织在一起,暖融融的。院外的阳光依旧温暖,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在石板上,留下斑驳的光影,陶瓮里的核桃枣泥饼还在散发着香气,等着下一个来换点心的人,也等着阿砚寄出去的画,给远方的小师妹带去山坞的传统甜香。而案上剩下的核桃和红枣,已经悄悄为下一次的点心,埋下了新的期待,或许下次,就能用它们做一款核桃红枣粥,给山坞的冬日添些不一样的暖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