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你可曾饿过肚子?(1 / 2)

经义课大堂内,人满为患,连窗外都挤满了探头探脑的高年级学子。

平日里深居简出的几位老教习,也破天荒地出现在后排,整个大堂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弥漫着大战将至的火药味。

刘教习端坐讲台,面沉如水,锐利的目光扫过堂下,所到之处,议论声戛然而止。

正课生席位首排,裴云程身侧围着几名同伴,个个正襟危坐,神情肃穆。

当看到林昭三人施施然走入,在最前排那三张扎眼的典鹿生专席落座时,裴云程眼底掠过一丝冰冷的轻蔑。

他心中笃定,一个六岁的黄口小儿,学问根基能有多深?

今日,他就要将这所谓的“神童”光环,亲手砸个粉碎!

林昭无视了周围那些探究、嫉妒、幸灾乐祸的目光,甚至迎着裴云程的挑衅,回了一个纯净无害的孩童式微笑。

不知为何,那笑容让裴云程心头猛地一跳,竟生出一丝莫名的不安。

“当——”

钟声悠扬,刘教习缓缓起身,声音清晰地传遍大堂每个角落。

“今日经义课,依旧讲《孟子·离娄》。有学子欲当堂辩析,老夫便允了。学问之道,在于切磋琢磨,今日便让老夫看看,尔等这些时日究竟用功几分。”

他的目光在林昭与裴云程之间顿了顿,意味深长。

“裴云程,你先来。”

裴云程霍然起身,先是对刘教习深施一礼,而后转身面向全堂,朗声道:“诸位同窗,今日在下不揣冒昧,欲与林昭师弟切磋一二。题目,便是府试策论之题——'徒法不能以自行'。”

他语调一扬,目光如剑,直刺林昭:“敢问林师弟,可还记得自己那篇策论的开篇立意?”

林昭缓缓站起,小小的身躯在巨大的讲堂里,显得有些单薄。

但他开口的声音,却如珠落玉盘,清脆而沉稳:“自然记得。小子拙作,开篇言'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好!”裴云程眼中精光暴涨,“那在下再问,此句出自《孟子》何篇何章?历代大儒,又有几种主流注解?”

此问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这是典型的考据功夫,对一个六岁孩童而言,无异于天堑。

齐洲在席间轻摇折扇,嘴角噙着一丝看好戏的笑意——来了,果然是这一招。

林昭却不见丝毫慌乱,反而歪着小脑袋,做出一个天真的思考模样。

“此句出自《离娄上》第一章。至于注解嘛……小子愚钝,只记得两种。其一是朱子集注,言'法度虽善,无贤人以行之,则法不能自立'。其二……”

他故意一顿,目光扫过裴云程骤然变化的脸。

“其二,是小子偶然在一本宋刻本《孟子正义》的残篇中见过一处异文,说这'离娄'二字,本意并非'明目者',而是'离析之娄',意指法度与民心分离疏远之危。”

话音落下,满堂死寂。

就连讲台上的刘教习,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都起了一丝波澜。

这个解释,他也是多年前才在一本孤本中得见,这孩子……

裴云程的脸色瞬间僵住,像是被人当众打了一记耳光。

宋刻本异文?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翻涌,嘴角扯出一个僵硬的弧度。

“小兄弟果然博闻强记,倒是在下孤陋寡闻了。不过,既然谈到经义,终究要回归义理。那在下再请教一句,这'徒法不能以自行',若以《公孙丑》'人和'之论来解,又当如何?”

这是他昨夜准备的杀手锏,他就不信,对方连这个都有所准备!

林昭依旧微笑着,声音清脆如童谣:“《公孙丑》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以此解,法令便是天时,执法者为地利,而百姓之心,即是人和。有良法,有良吏,更需得民心。三者缺一,法便如无根之木,行之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