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1 / 2)

\"郭奉孝他们怕是愁白了头吧?\"太史慈朗声笑道。对他们这些武将而言,主公有心参战并非坏事。毕竟这位君王可不是寻常人物,其武艺之强,纵使那吕奉先复生怕也难敌。更不必说主公麾下还有威震天下的陌刀军、铁骑营与铁浮屠等精锐之师,重重护卫之下,想败都难。再加上他们这些悍将在侧护持,即便陷入重围也定能护得周全。

正如太史慈所言,郭嘉等文臣接到刘苍欲亲征的消息后,个个愁眉不展。汉王乃一国之主,战场上刀剑无眼,谁敢保证不会有个闪失?虽说众人都知晓主公武艺超群,但谁又能保证万无一失?

\"主公务必三思啊!小沛有太史慈、张颌与高顺三位将军坐镇,定能稳操胜券。古语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荀彧得知刘苍的打算后最为激动,当即拉着郭嘉等文臣入宫进谏。

戏志才也连声劝道:\"战场凶险,还望主公千万慎重!\"

就连素来寡言的许攸这回也开了口——平日里他自认资历尚浅不便多言,但此事关乎国本,岂能沉默?

\"主公身为汉王,身系社稷安危。前线战事交由诸位将军即可,何须亲身涉险?\"其余文臣纷纷附和,看那架势,若刘苍不改变主意,他们便要长跪不起。

面对群臣的激烈反对,刘苍也不禁扶额叹息。

虽已登临汉王之位,距那九五之尊仅半步之遥,身份愈发显赫,可我骨子里仍是那个纵马沙场的将军。闲坐后方,终日无所事事的日子,实在熬得人发慌。

绝非故作谦逊。帐下谋士如云,皆乃昔年三国风云人物。我只需指明方向,余下尽可托付于他们。这般清闲日子,倒让我觉得自己活像后世那憨态可掬的国宝。

此刻望着阶下群情激愤的谋士们,刘苍心知难以说服。君子不立危墙的道理他自然明白,可身负系统加持,经过多年经营,又有精兵强将随行,更兼自身武艺超群。手持霸王枪横扫千军,绝非虚言。

众谋士中,唯郭嘉斜倚立柱含笑观望,不时轻抿酒葫芦。那酒葫芦仿佛长在他手上,无论何时何地都随身携带。同样置身事外的还有贾诩,一袭暗袍隐于角落阴影中。这位精于自保的谋士向来懂得如何在风口浪尖中藏身。

在他看来,主公欲亲征有何不可?此番与曹操对峙占尽天时地利,兵精粮足猛将如云,主公自身更是骁勇善战。如此大势,岂有败理?他更隐隐察觉,未来主公必将开疆拓土,不仅要横扫这亚细亚大陆,更要扬帆沧海。这般雄心,千古难觅。

\"奉孝!\"荀彧突然调转话锋,\"都什么时候了还捧着你的破酒葫芦!就不能劝谏主公?\"

郭嘉懒洋洋伸个懒腰,这随性之举引得众人反应各异——有人欣赏其洒脱,有人不以为然,更有人面露鄙夷。文臣集团本就派系林立。

\"诸位同僚,\"他漫不经心道,\"主公既想亲临战阵,由他去便是。\"

\"荒谬!\"

\"郭奉孝!平日放浪形骸也就罢了,如今主公要亲身犯险...\"

\"耻与为伍!\"

\"郭嘉你——\"

转眼间郭嘉便被口诛笔伐淹没。高坐主位的刘苍不禁莞尔:奉孝啊奉孝,这可是你自找的。

刘苍面对群臣的激烈反对,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爱卿不必多虑。\"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神色窘迫的郭嘉,嘴角微微上扬,\"太史慈将军坐镇前线,战局稳若泰山。本王此行不过犒劳将士,提振军心。\"

在长达半日的争论后,刘苍终于将荀彧等文官劝离大殿。他做出妥协,承诺今后减少亲征次数,但心底却另有打算——待将来统一天下,开疆拓土之时,便再难有机会亲历战阵。眼下正是最后体验沙场快意的时机。

汉王出巡的阵仗终究难以遮掩,各路探子迅速将消息传回。这个天下最大诸侯的异常举动,立刻引起曹操与刘备的高度警觉。被困益州乱局的刘备只能望洋兴叹,而驻守徐州的曹操则如临大敌。

山阳县衙内,曹仁盯着案头的密报眉头紧锁。曹洪粗犷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刘苍突然亲赴前线,其中必有蹊跷!\"两人交换着凝重的眼神。当初孙权求援时,曹操就意识到让刘苍拿下江东的严重后果——届时汉军就能全力北伐。为此特意调遣曹仁为主帅,曹洪、李典、乐进为副将,率数万精兵驻守山阳至梁都一线。

没想到刘苍会亲自出阵,从信都奔赴战场前线。

这一变故令曹仁等人心生疑虑,担心刘苍此举另有图谋。得知消息后,曹仁立即召集曹洪等人商议对策。

作为主帅,曹仁不仅武艺超群,更精通兵法战术,深得曹操信任。曹洪统领虎豹骑,其悍勇自不必说,否则如何镇得住军中猛士。此次为对抗太史慈的铁骑,特意调来了精锐的虎豹骑。

李典与乐进皆是当世名将,在武艺和谋略上都有独到之处。按理说四人联手,即便太史慈兵强马壮也不足为惧,但刘苍的出现却让众人心中忐忑。

刘苍近年虽鲜少出手,但早年间展现的武艺实在骇人听闻。那种实力,让观者无不倒吸凉气。简直令人怀疑就算\"温侯\"吕布复生,恐怕也不过如此。

他们哪里知道,刘苍凭借神秘系统相助,武艺早已超越吕布。若真与吕布交手——

\"刘苍亲至,我们该如何应对?\"李典最为稳重,得知消息后立即从梁都赶来商议。

乐进性子火爆,当即拍案道:\"怕什么!打就是了!难道他真有三头六臂不成?\"他与曹洪脾性相投,二人平日最为亲近。

曹洪也附和道:\"正是!我等何惧之有?刘苍虽强,我们难道就是等闲之辈?\"

\"万万不可!\"曹仁断然否决,\"丞相早有交代,只需陈兵 ** ,切莫轻易开战。我们此来只为牵制刘苍,好让孙权多支撑些时日。\"

出征前曹操就明确指示:眼下西凉马腾虎视眈眈,若在东线又与刘苍开战,两线作战将极为不利。原本曹仁以为太史慈也是虚张声势,岂料刘苍竟亲临前线——这显然意味着局势将有重大变化。

恐怕很快,双方就不能这么简单地对峙下去了。

曹洪拍案而起:\"曹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莫非你怕了?区区刘苍,有何可惧!\"

乐进起身附和:\"机不可失,曹仁将军。\"

正争执间,亲兵急报:\"禀将军,刘军异动!\"

\"看吧!\"曹洪急道,\"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可不会等着!\"

曹仁沉声喝止:\"慌什么!探明兵力动向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