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连忙取出细作密报,拣出有关孙权的重要信息。
\"据探子回报,孙权自立为江东之主后,首要之事便是与陆逊结为异姓兄弟。\"
\"正是仰仗陆家之力,孙策方能在吴县迅速募集近万新兵。\"
\"由此可见,孙权得以继位,或与陆家支持密不可分。\"
陆逊!
这个在刘备及其部将听来颇为陌生的名字,却令秦牧骤然警觉。
那可是陆逊...
吕蒙偷袭荆州之役,背后便有他的身影。
夷陵之战中,正是此人一把火烧毁了刘备收复荆州、伐吴复仇的希望。
此人谋略之才,实与周瑜不相上下。
而今孙权竟在此时与陆逊结为兄弟!
不论孙权欲将陆家拖下水的用意为何,至少表明陆逊已获孙权信任,正在为其出谋划策。
\"既有吕蒙,又添陆逊!\"
\"此二人岂会任由孙权选择下策,平白放弃吴县这座坚城?\"
秦牧心中疑虑更甚先前。
\"既然陆逊你也卷入其中,那你究竟会给孙权献上何等计策...\"
秦牧双眉紧蹙,陷入深思。
蓦地,他眼中精光乍现。
\"主公,请立即调派人手,彻底搜查吴县全境。\"
\"此番不仅要查官署,更要挨家挨户搜查。\"
\"须破门而入,不放过任何角落。\"
“一旦查出房屋中藏有火油柴草等引火之物,立即上报!”
刘备闻言一怔,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命令感到困惑。
但秦牧肃穆的语调令他意识到事态危急,当即传令全军展开搜索。
数千将士即刻行动,对吴县每户人家进行严密排查。
不到半个时辰,各处接连传来回报:
在城内百余间民宅中,均发现了大量火油、柴草和硝石。
这些物资分布全城各处,有的堆满屋顶,有的塞满整间屋子。
众将领面面相觑,难掩困惑。
“吴县百姓为何要在自家囤积这么多引火之物?”
“军师又是如何料到这点的?”
刘备转向秦牧的目光充满惊异。
“主公,我们最初的判断全都错了。孙权根本没用我那三策。”
“他是要以吴县为诱饵,用火攻重创我军!”
秦牧沉重的话语令厅堂内一片哗然。
刘备神色骤变:“军师此话怎讲?”
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秦牧继续道:
“孙权假意弃城,就是要诱我军入驻吴县。”
“他早就在城中暗藏引火之物。”
“待我军深夜熟睡时,他再率军从太湖潜回,用火箭突袭。”
“届时火势一起,整座吴县都将陷入火海。”
“我军纵不全军覆没,也必定损失惨重!”
“此等毒计,必是出自陆逊之手!”
刘备恍然大悟,冷汗瞬间浸透衣衫。
\"陆逊竟有如此谋划,设下这等狠毒陷阱?\"
\"幸亏军师慧眼识破,否则我军五万精锐岂非要全军覆没?\"
刘备面如土色,后背冷汗涔涔。
这五万劲旅乃他压箱底的精锐,更是全部机动兵力。若在此折损,便如当年夏口之战周瑜葬送孙策主力一般。到那时孙权必定趁势反扑,不仅建业得而复失,连皖口、柴桑等战略要地也将易手。
浴血奋战夺下的江东疆土,岂非尽数付诸东流?
\"主公,事不宜迟,应当火速撤军!\"
太史慈猛然惊醒,连声催促。
刘备勉强定神,厉声喝道:\"全军听令,立即从四门撤退,务必迅速!\"
\"且慢!\"
秦牧突然抬手阻拦,嘴角反而浮现冷峻笑意:\"既已识破此局,何不将计就计,一举歼灭孙权残余兵力?\"
帐中诸将闻言,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位军师身上。
\"吴县西门毗邻太湖,孙权必会从水路登陆偷袭。主公可令大军佯装北撤,暗中迂回至西门设伏。\"秦牧指尖轻叩案几,\"待吴军 ** 为号倾巢而出时,我军伏兵突袭,必能将其主力尽数剿灭。\"
\"孙权溃败后必定南逃太湖,可令子义将军率轻骑疾驰东岸截断退路。\"他眼中寒芒闪烁,\"此战若成,江东残部灰飞烟灭,会稽郡可传檄而定!\"
众将闻言热血沸腾,纷纷击掌赞叹。
\"绝境中竟能化险为夷,反制敌手......\"鲁肃望着沙盘上瞬息万变的局势,不由感慨万千,\"这等临机应变之能,在下实在望尘莫及。\"
鲁肃双手抱拳,深深一礼,眼中满是敬佩之色。
刘备眼中战意迸发,朗声笑道:“好!众将听令,立即按军师之计行事!”
五万正在用膳的刘军将士迅速集结,在将领们的号令下,悄无声息地从北门撤出。
熟悉地形的太史慈接替张辽指挥狼骑兵,朝着太湖方向疾驰而去。
夜色笼罩下的太湖西岸,百余艘战船借着黑暗的掩护,自南面悄然逼近。
万余江东新军已列阵甲板,随时准备登陆。
孙权立于船首,凝望着吴县方向,神情既紧张又激动。
身后的陆逊却从容不迫,一副胜券在握之态。
一艘快船驶近,吕蒙立于船头,高声喊道:“主公!刘备中计,五万大军已尽数入城!”
“伯言之计,大功告成!”
孙权身躯一震,脸上瞬间涌出狂喜之色。
“伯言吾弟,真乃我之子房也!连那秦牧都败在你手中!”
“天佑我孙权,得你这般贤弟!”
他几乎要兴奋得手舞足蹈。
怎能不喜?
昔年号称“小霸王”的兄长孙策,战无不胜,却在刘备手下屡战屡败,连建业都保不住。
而他孙权,一向被江东人视作平庸。
今夜,他却要一举大败刘备,甚至全歼其五万大军,更可能亲手斩杀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