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 / 2)

\"且慢!\"

秦牧拦住传令兵,郑重拱手:

\"主公,庞士元有安邦定国之才,智谋不在孔明之下。\"

\"此等济世之才,主公当亲往相迎,方显求贤若渴之心。\"

这番话引得满堂哗然。

安邦定国!

济世之才!

这几个字的评价何其贵重。

当今天下,能当得起这般赞誉者屈指可数!

诸葛亮之才众人有目共睹,在谋士中仅次于秦牧。

而这突然冒出的无名之辈——

秦牧竟说他能与诸葛亮比肩?

如此盛赞,令满座皆惊。

\"子璟,这位庞家后生当真如此出众?\"

刘备又惊又喜,语气中透着几分难以置信。

先是得诸葛亮,又获鲁肃,秦牧都将他们誉为匡世之才。

此刻又来了个庞统,竟也是经天纬地之才,主动前来投效。

这份运气实在太好,好得让人不敢相信。

秦牧闻言浅笑。

若说诸葛亮最擅长堂堂之阵,那么庞统则精于奇谋制胜。

二人一龙一凤,一正一奇,堪称绝配。

史书上记载,正是靠着庞统的奇策,刘备才能顺利入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直捣成都。

可惜这位善出奇谋的凤雏,骨子里带着冒险的天性,竟亲自率军冲锋,结果中箭身亡。

庞统的意外陨落,迫使刘备急调诸葛亮入蜀,导致荆州防务空虚,无人能为关羽坐镇后方。

最终荆州失守,云长败亡。

倘若庞统尚在,孔明继续镇守荆州,必能防备孙权偷袭。

刘备若能保住荆州,手握两州之兵北伐,天下归属犹未可知。

当然,这些天机不可向刘备道破。

秦牧只是淡然反问:\"主公可曾见我举荐之人有看走眼的时候?\"

刘备猛然醒悟,欣喜道:\"军师慧眼如炬,所荐皆为当世奇才!你说这庞统是王佐之才,那必定不会有错。\"

当即不再迟疑,亲自率领文武众臣出城相迎。

柴桑城东。

一袭墨色长衫的庞统正负手而立,年轻的面庞上隐约浮现焦虑之色。

自皖口乘船而来,他已决意遵从叔父庞德公的建议,投奔刘备麾下。

但毕竟年少名微,尚未闯出\"凤雏\"的名号。

即便刘备礼贤下士,最多也就授予个郡守属官之职。

若是官职太小,该不该接受呢?

六百三十

职位低微,恐埋没一身才华。

若推辞,又恐错失辅佐明主良机。

庞统陷入两难抉择。

\"久闻襄阳庞士元才名,今日终得相见!\"

\"士元先生,刘备有礼了!\"

身后传来热忱的问候。

待庞统转身,刘备已快步迎出城门,郑重行礼。

庞统怔立当场。

所有忧虑顷刻间烟消云散。

这位坐镇荆州的雄主,威震天下的刘玄德,

竟亲率百官出城相迎,

还口称久仰大名?

更行此大礼?

如此礼遇,令庞统既惶恐又感动。

\"庞...庞统拜见刘皇叔!\"

回过神来,庞统慌忙回礼。

刘备快步上前扶住,挽着他的手臂笑道:

\"已备薄宴为先生接风,\"

\"请随我入城畅谈天下大势。\"

说罢便拉着庞统进城。

庞统全程恍在梦中,不解刘备为何这般器重。

直到被奉为上宾,接过刘备亲斟的美酒,才渐渐清醒。

\"统不过山野之人,籍籍无名,\"

\"怎当得起皇叔如此厚待?\"

庞统对这番礼遇显得手足无措。

\"先生过谦了。\"

\"子璟军师早言,士元怀济世之才,\"

\"可助我匡扶汉室。

能得先生相助,实乃刘备之幸!\"

刘备言辞恳切,推心置腹。

庞统面露讶色,顺着刘备手势望向秦牧。

“叔父信中提及,秦子璟不仅谋略过人,更兼有伯乐之才,为刘玄德发掘我荆州众多隐逸英才。”

“初闻此事尚存疑虑,未料荆州竟藏此等奇人。”

“今日得见方知,秦牧对我知之甚详,果然盛名无虚…”

庞统暗自称奇,当即起身拱手致意:

“久闻秦军师神机妙算,堪比谋圣转世,张良重生。”

“今日亲见,方知传言非虚。”

秦牧仅是淡然一笑。

庞统继而整肃衣冠,向刘备郑重行礼:

“蒙使君垂青,庞统此番特来投效,愿竭尽所能辅佐明公成就霸业!”

刘备喜出望外,连忙搀扶道:

“备何德何能,连得诸位俊杰相助,今又获士元这般经世之才。”

“复兴汉室,指日可待矣!”

当下亲自为庞统斟酒,主臣共饮。

饮毕,庞统意味深长地笑道:

“主公,此番前来另备薄礼。”

“统有拙计,可破吕蒙铁锁封江之策。”

刘备闻言双目放光。

未料庞统不仅主动效忠,更献破敌良策。

而方才秦牧已然献过 ** 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