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下意识望向秦牧,见其微微颔首,意在考校庞统真才实学,便问道:“愿闻士元妙计。”
庞统从容道:“此计说来简单,无非五行生克之理。”
---
“那铁索看似坚固,足以截住我军战船。”
“若主公用竹筏替代船只,竖木桩浸火油,顺流直抵铁索。”
“烈焰炙烤之下,铁索必定断裂。”
“如此,主公便能轻易 ** 敌方江上封锁。”
庞统将计策和盘托出。
刘备展颜而笑。
鲁肃与诸葛亮等人亦相视莞尔。
庞统所献之策,与秦牧先前提议如出一辙。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庞士元竟与军师不谋而合,足见其才。”
“看来军师所言非虚,此人确有经天纬地之才...”
刘备暗自欣喜,出言赞许:
“士元此计精妙,确为破敌良策!”
庞统敏锐察觉众人笑意另有深意,当即追问:
“莫非此计尚有纰漏?请主公示下。”
刘备轻咳解释:
“此计堪称完美,并无疏漏。”
“只是子璟先前已献相似之策。”
此言既出。
庞统面露惊色,目光转向秦牧。
在皖口目睹江东军修筑铁索时,他本以为此计必能助刘备破局。
未料秦牧竟早已想出相同解法。
短暂错愕后,庞统郑重拱手:
“久闻秦军师神机妙算,冠绝当世。”
“今日得见,统心悦诚服。”
庞统起身拱手,向秦牧行礼表示钦佩。
秦牧淡然一笑。
刘备拍桌站起,爽朗笑道:\"就依军师之计,三日内备齐火油等引火之物,顺江东下烧毁吕蒙的江上铁链!\"
众将领命而去。
议事完毕。
原本要散去的刘备心情舒畅,命人在帐内设宴为新投效的庞统接风。
酒宴尽欢而散。
当微醺的秦牧准备告辞时。
亲兵快步进帐,将一封帛书呈给刘备。
刘备阅后笑容渐敛,摇头叹息道:\"子璟,乔玄先生病逝了。\"
秦牧神色一滞,接过帛书细看。
信中详述乔玄因孙策强抢小女之事郁结成疾,已于日前在合肥病故。
\"子璟,好生宽慰乔家遗属。\"
刘备叮嘱道。
秦牧收起帛书告退。
在周仓搀扶下前往黄月英营帐,心中盘算如何安慰小乔。
暗想这个失去父亲的姑娘不知要哭成什么模样。
来到帐前,侍女连忙行礼。
\"夫人在里面吗?\"
秦牧问着就要掀帘入内。
周仓识趣地留在帐外。
\"公子,夫人不在,乔 ** 正在...\"
侍女急欲阻拦。
但已有几分醉意的秦牧没听清后半句,步履蹒跚地走进内帐。
氤氲水汽中。
秦牧转过屏风,顿时愣在原地。
只见他的夫人正踏出浴盆,身上还带着沐浴后的水珠。
秦牧嘴角微翘,噙着一抹浅笑,静静地注视着她。
见那身影披上纱衣,正欲屈膝而坐,对镜整理妆容。
他悄然挪步上前,自背后轻柔地揽住她的腰肢。
\"呀——\"
一声带着慌乱与羞意的轻呼骤然响起。
\"黄月英\"猛地挣脱他的怀抱,满面惊惶地转过身来。
视线交汇的瞬间。
两人同时怔住。
竟是——小乔!
眼前之人并非妻子黄月英。
而是与她身量相仿的小乔。
同样纤细窈窕的身段,同样垂落的青丝,单看背影着实难以分辨。
这情形着实令人难堪...
\"秦军师,您为何...\"
认出是秦牧后,小乔紧张稍缓,却仍双颊绯红,眼波羞怯。
\"门外侍女未说明白,我还当是月英在内,便贸然进来了。\"
\"唐突之处,望乔姑娘见谅。\"
秦牧神色坦然,如实解释道。
小乔暗自舒了口气,方知是场误会。
可随即又心如擂鼓,面上红霞更甚。
\"虽是误会,可我方才沐后更衣的模样...\"
愈想愈觉羞赧,不由垂首避开他的目光。
秦牧正思量着化解尴尬。
眸光微动,想起怀中帛书,遂取了出来。
\"乔姑娘,令尊已有音讯,还望你...做好打算。\"
他语气转沉,将帛书递去。
此言一出,小乔所有羞意顿消,面色霎时苍白。
那句\"做好打算\"更令她身形微颤,迟迟不敢接过。
踌躇许久,终是咬牙接了过来。
颤抖着展开帛书...
小乔僵立原地,白皙面容逐渐被哀伤浸染,泪珠似散落的珍珠,难以抑制地簌簌垂落。
\"爹爹——\"
悲泣终于冲破枷锁,小姑娘恸哭失声。
秦牧轻叹:\"逝者已矣,婉儿姑娘还望珍重。\"
这般锥心之痛,岂是三言两语能抚平的?
少女反而哭得愈发凄切,情难自抑之下,竟扑进秦牧胸膛。
男子身形微滞。
迟疑片刻,终是环住她单薄肩背,手指穿过如瀑青丝,细细安抚。
面对这般绝色,若说全无绮念自是欺人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