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面不改色,点了点身前的病历本:
“你的名字写在这儿。”
她和这位黄姐只是擦肩而过,又没有打过照面,能隐约记得就已经很不错了。
黄姐大概也想通了这点,虽然失望,但也不算太失望。
黄姐忍不住絮絮叨叨:
“我之前听说你是医院中医科的主任,还不敢相信呢,没想到居然是真的!你可真厉害啊,这么年轻就成主任了……”
对方不断赞叹着,却只字不提病情。
仿佛挂号不是为了看病,而是来跟姜禾拉家常的。
姜禾轻轻搁下笔。
侧后方的苏静注意到,立刻跳出来提醒:
“同志,我们今天的病人有点多,麻烦加快时间,别让后面人等着。”
黄姐有些不高兴:
“我就是多说了两句话而已,你这么严厉做什么?”
她转头还想跟姜禾告状。
结果对上姜禾看似礼貌的微笑,自己的态度先软了三分。
“我、我没什么问题,就是一些老毛病……”
姜禾知道了,这位真的不是来看病,而是来印证传闻的。
她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径直点出:
“是胃上的老毛病吧。”
黄姐惊讶地张大嘴巴:
“你怎么知道?”
姜禾笑了笑。
她十岁就跟着爷爷看诊,接待过的病人多如过江之鲫。
对方是个什么性格、想法,她一眼能辨出九成。
比如眼前这位黄姐,嘴上赞叹着,实则眼神有些不以为然。
大概是觉得姜禾能当上主任,全靠着陆妄家里的关系,而不是真的有实力。
索性姜禾不与她多费口舌,直接道出黄姐病情:
“你的胃是不是饥饿的时候就会痛,按着的时候才会舒服,平时大便稀溏?”
黄姐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居然是:
“我家那口子跟你家陆团说过我的病情?”
她神色有些恼。
如果姜禾点头说是,估计能引发一场家庭大战!
姜禾当然摇头了,况且她本来就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自己看出来的。
“你的毛病,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典型的脾胃虚寒,我给你开个黄芪建中汤,你回去服个几剂就能好。”
她飞快写下药方,递给黄姐。
黄姐呆愣地接过去,好似被姜禾的雷厉风行所震住。
之后竟然没再碎嘴多说什么,而是神色恍惚地离开了。
旁边的苏静同样目瞪口呆:
“主任,你刚才那手也太厉害了吧!”
“看的病例多了,自然就有经验。”
姜禾随口解释着,继续叫下一个病人。
这次来的病人情况就要复杂许多,姜禾的神色难得郑重起来。
苏静见了,急忙端正姿态,仔细聆听病人的陈述——
眼前的年轻男同志叫小刘,是附近的村民,平时种地为生。
他以前身体都很好,直到两个月前,忽然开始持续咳嗽。
这一咳就是两个月,每次都是干咳无痰,声音响亮,到了夜里就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