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个早已离开苏家的假千金,若真的想跟着苏大公子去县城看花灯,那就是脑子进水了。
二堂哥替她拒绝,是最正确的做法。
叶青彦见她没有迟疑,这才放心地回去了。
今天交书稿的那二十两是叶青枫带回来的,叶青彦只去交了书稿并与林帐房说了这个月最少还能交上一册,不会影响印书上架的。
之后林帐房审稿,叶青彦就去私塾了,叶青枫这边照例在厢房点数,让叶正飞熟悉兑换银钱的流程。
找书局兑换散钱比去钱庄要安全得多,毕竟没人知道他们来书局干什么的。
现在他们的驴车都是走侧门停放在院子里了,更安全。
所有作坊都是正月初六正式开工,按以前惯例那就是再有三天就可以发工钱了。
而第三天更是正月十五,也是元宵节,作坊提前说明会放假,因此只算到十四就把工钱发了。
之后会在正月三十再结算工钱,日期调正之后,便可逢十发工钱了。
叶青萝之前说过,各家成衣作坊都有管事,就让各管事计工算帐。
负责发工钱的叶正飞只需将各作坊总工钱数目发下去,以后每个月都去各作坊回收一次散钱,就连镇上都不用常去了。
叶青枫后来一算,只有干货作坊没有明确管事或管库房的,因为在自家门口的作坊,都是自家人在管。
就连家旁边的成衣作坊实际都是他奶和他娘在管的,二婶除了教手艺,并没有在作坊里做事,而是在厨房里帮着磨豆浆。
因而,叶青枫便将计工算帐和管库房的任务交给了他奶和他娘,忙不过来的还有老爷子随时可以帮忙呢。
这样管事工钱也是自家人赚了。
任务都明确地分散到人之后,忙起来也更清晰稳妥了。
至于兑换回来的钱暂时还在叶青枫手里,但他知道自己今年要南下京城,他手里其他事情要一点一点移交给二叔。
至于村里要放出来的那十亩荒山地让他们再建干货作坊,这件事推回村长和耆老们负责,之后建作坊的事就能直接交给有志叔了。
就算他不在家,也不影响整个进度的。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四,从上午开始,叶青枫就带着叶正飞往各个作坊跑。
为了节省时间,叶长贵帮着发了干货作坊的工钱,这也是他练走路时去得最多的作坊。
年后在酿酒作坊外往出口那一排库房腾出了两间屋,安置了大磨交给大爷爷、二爷爷、四爷爷磨豆浆。
老宅东厢腾出来的磨房则改成泡黄豆的屋子,泡黄豆的任务依然是叶长富在管。
每天几个老爷子过畈这边来只管磨豆浆任务。
再加上原本也在这边豆渣作坊干活的几个老爷子,还能互相帮帮忙、串串门说话,工钱也是每天三十文。
虽然增加了工钱成本,但增加的人手同样缓解了叶家原来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加了出货效率。
叶长贵和叶刘氏也能从厨房里腾出手来做别的了,不像冬天里一直困在厨房帮忙这件事。
叶青萝只是提了建议,并没有插手具体事情和帐目,家里边的作坊都是要留在叶家的,让家里人多参与管理才是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