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正在路上或计划出行的游客,将目的地坚定地锁定了花都。
而花都本地的市民,更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城市的美景、美食和服务信息,争做“编外志愿者”。
然而,巨大的流量与热度之下,暗流从未止息,总有贪婪者,试图在狂欢的盛宴中,偷偷割下一块带血的肥肉。
腊月二十四,晚七点,古城区“状元坊”美食街,灯火璀璨,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诱人的香气,也混杂着汗味和喧嚣,这是花都着名的网红小吃街,也是“暖年行动”价格监控的重中之重。
“老广记”海鲜大排档,位置不算最好,但生意异常火爆,门口等位的队伍排了十几米长。老板赵广才,一个精瘦、眼珠滴溜转的中年男人,看着座无虚席的堂面和门外翘首以盼的客人,又瞥了一眼贴在收银台旁边、盖着鲜红市场监管所公章的“价格承诺书”,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承诺书上,白纸黑字写着:“招牌蒜蓉蒸波龙(1斤左右):198元\/只”。
“阿强!”赵广才压低嗓子,招手叫来心腹伙计,“去后面冰柜,把那些‘特价’波龙拿出来,就是昨天搞活动剩下那批,个头小点的,赶紧处理掉!蒸的时候注意,蒜蓉盖厚点!听到没?”
伙计阿强心领神会:“老板,放心!保证看不出来!按多少算?”
赵广才眼中闪过一丝贪婪:“老规矩,标价198的牌子别动!结账的时候,还是198一只!但挑给客人的,都换成那些小的!账,要做得干净!”
他盘算着,利用火爆的人气和游客对“波龙”大小缺乏精确概念的盲区,偷梁换柱,一只就能多赚七八十块!一天卖出去几十只,就是几千块的额外暴利!他想着那公示屏上滚动曝光的商家名单还空着,执法队不可能盯住每一家,胆子便越发大了起来。
很快,一桌来自中原某省、操着浓重口音的游客一家五口被热情地迎了进来。
他们显然被美食街的气氛感染,兴致高昂地点了招牌波龙、椒盐皮皮虾、清蒸石斑鱼等几样“硬菜”。
当那只盖着厚厚蒜蓉、看起来“颇有气势”的蒸波龙被端上桌时,男主人王先生还赞叹了一句:“花都的海鲜,果然新鲜!”一家人大快朵颐,并未察觉异样。
然而,结账时,账单上赫然列着:“蒜蓉蒸波龙 x1:198元”,王先生看着那比其他菜贵出一大截的数字,再回想刚才那只似乎比想象中“秀气”的龙虾,心里咯噔一下,他留了个心眼,借口去洗手间,走到后厨附近的水产区,恰好看到伙计阿强正从冰柜里拿出几只明显小了一圈的龙虾,和旁边标着“特价处理”字样的筐里大小相仿!
王先生瞬间明白了,一股被欺骗的怒火直冲头顶。
他强压火气,回到座位,没有声张,而是迅速掏出手机,点开了“智慧花都”App,找到“暖年专线”投诉入口,将刚才偷拍到的后厨照片、账单照片和自己的遭遇简明扼要地输入,并特意标注了“老广记”的详细地址和桌号。
他相信郑市长直播时说的话,相信那无处不在的红马甲志愿者,更相信那些高悬的警示屏!
投诉信息通过“暖年专线”后台,瞬间被分发到正在状元坊附近巡逻的市场监管局“暖年”机动执法三组组长李峰的移动终端上。
几乎在信息抵达的同时,李峰的执法记录仪后台系统也弹出了对该店铺近期点菜单的异常分析提示——其售出的“招牌波龙”数量与进货记录中符合规格的大波龙数量存在明显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