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佾玄甲下的身躯,剧烈一震。他猛地抬头那张刚毅的脸上,此刻写满了震惊与骇然,有一种被彻底点醒的后怕。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姑姐(曹太后)今日这场看似平静却字字千钧的训诫的深意与那刻不容缓的警醒。
他猛地踏前一步,身上轻甲的甲叶,因剧烈动作而发出铿锵的撞击声。他单膝跪地头颅深深垂下。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定与不容置疑的忠诚:
“臣曹佾!”
“谨遵太皇太后懿训。 ”
“曹家满门,必如履薄冰! ”
“忠勤王事,率先应命,竭诚报效! ”“绝不敢有负陛下圣恩!”
“绝不敢有负太皇太后期许。臣等谨遵懿训,绝不敢负!”
几位曹家族老也慌忙跪倒齐声应和。声音中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悸与沉重的承诺。
曹太后的双眼缓缓扫过阶下跪倒的族人。那目光中锐利稍减却依旧带着一种深沉的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释然。
她的手,缓缓抬起,无力地挥了挥:“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曹佾与族老如蒙大赦,慌忙起身,躬身退出殿外。脚步仓促并带着沉重的思索与对未来的曹家重新定位方向。
殿内,只剩下曹太后与曹诗。烛火在空旷的殿宇中摇曳,映照着曹太后那衰老而疲惫的身影,也映照着曹诗那青春而漂亮的脸庞。殿内气氛从雷霆万钧转为一种温馨的平和与托付。
曹太后衰老褶皱的手,缓缓伸出。这一次不再是冰冷的攥紧,而是带着一种长辈的温热与深沉的期许。轻轻覆在曹诗那温软的柔荑之上,她的眼睛,此刻褪去了训诫时的锐利,只剩下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和洞悉世事的深邃,如同深不见底的古井。
声音也变得低沉与温和,带着一种语重心长的嘱托:“诗儿…… ”
她目光落在曹诗低垂的眼睑上,
“顼哥儿,这孩子 ”
“勤政克己 ”
“心装着江山社稷!”
“是…… 难得的 明君之姿!”
她微微一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与点醒:“然…… ”
“宫中嫔御稀寥,至今尚无皇嗣 ”
“尚无皇嗣!”四字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瞬间点醒了曹诗。也点明了她入宫最重要的使命与机遇! —— 为大宋诞育皇嗣!
稳固国本,这才是曹家在新朝真正的立足之基与无上可能!曹太后的手指,轻轻拂过曹诗腕间那温润的玉镯。那动作轻柔带着一种长辈的慈爱与深沉的期许! 声音愈发温和却字字千钧!
“你入宫为妃当温婉知礼,体贴君心,润物无声…… ”
“更要 ”
她微微一顿,目光深邃如潭,
“珍重自身,珍重曹家这份机缘。”
“机缘!” 二字如同点石成金。将那沉重的托付与压力化为一种充满希望的期许 与责任。更点明了曹家未来真正的立足之本——与新帝建立稳固的关系!
为大宋诞育皇子稳固国本,这才是曹家在新朝真正的长久富贵。曹诗低垂的眼睑,微微颤动。
她缓缓抬起头,迎向太后那深邃而平和的目光。那清澈的眼眸中,最初的苍白与惊悸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有一种洞悉了使命与机遇的坚定与担当,她明白了。自己肩负的不仅是家族的兴衰,还有机会去争取大宋未来的国本。
她轻轻颔首,声音温婉而坚定:“孙儿明白。定不负皇祖母期许!”
曹太后消瘦的脸上,缓缓勾起一丝极淡、却真实无比的弧度,那弧度中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与对未来的期许。
她手掌最后轻轻拍了拍曹诗的手背,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温和:
“去吧,好生备嫁 。莫要再忧心这些俗务。”
曹诗深深一福:
“孙儿告退。”
随即,她缓缓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向殿门。那素雅的宫装身影,在摇曳的烛火中显得格外年轻与聪慧。
当曹诗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的光影之中时。曹太后消瘦的身躯,微微向后靠去,倚在凤榻的软枕上。精明的眼睛,缓缓闭上。脸上只剩下深深的疲惫与一丝尘埃落定的释然,更有对未来的期许。殿角那座巨大的铜鹤烛台上,一朵燃烧正旺的烛火轻轻“啪”地一声爆开,曹家未来是如同这炫彩烛火,还是那天上永恒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