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力道轻得如同羽毛拂过,却像一道强烈的电流瞬间击穿了宋墨涵紧绷的神经。她的心猛地一缩,随即狂跳起来,几乎要撞破胸腔。
“陈医生!”她立刻抬头,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的手!他刚才主动碰了我的手!”
陈斌医生立刻起身过来,动作迅速而不失稳重。他仔细检查了顾锦城的瞳孔对光反射,测试了肌张力,脸上露出一丝谨慎的、却真实存在的欣慰:“确实是积极的迹象,宋医生。这表明顾队长的中枢神经系统正在尝试重新建立连接和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是意识恢复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不过,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他仍然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后续恢复道路漫长且充满变数。”
宋墨涵用力点头,泪水再次不受控制地盈满眼眶,但这一次,是绝处逢生般的喜悦与希望。她更加用力地回握住那只给予她回应的手,仿佛要将自己的生命力、信念与勇气,毫无保留地通过这紧密相连的指尖灌注给他。
“他一定能感受到。”一个清晰温和的女声通过机载通讯系统适时地传入舱内,是留在营地协调后续、并通过远程数据链同步监测着顾锦城部分核心生命体征的林薇医生,“宋医生,你的声音,你的存在,是目前最有效、最不可替代的‘神经激活剂’。远程监测数据显示,在你持续与他进行语言交流时,他的脑电图确实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的、趋向活跃的微变化模式。”
林薇的话,基于客观数据,如同一剂强效的强心针,精准地注入了宋墨涵的心间。她不再仅仅是一个被恐惧和担忧淹没的恋人,一个竭尽全力的医生,她更仿佛化身成为一名手持爱与信念利刃的战士,在万米高空,用无尽的温柔与执着,与冷酷的死神进行着一场无声却激烈的争夺战。
飞行过半时,监控屏幕上顾锦城的血氧饱和度指标突然出现了一次小幅度的、但持续性的下降警报。陈斌医生立刻准备上前调整呼吸机参数并检查气道。然而,宋墨涵几乎在警报响起的同时,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和顾锦城的胸廓起伏,用极其专业且快速的语速判断道:“陈医生,可能是气道分泌物增多或出现了轻微肺不张,优先尝试调整吸痰管深度清理,同时将pEEp(呼气末正压)值微调增加2h?o试试?”
陈斌动作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赞赏。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按照宋墨涵的建议进行操作。果然,经过清理和参数调整,顾锦城的血氧饱和度很快稳定下来,并缓慢回升至安全范围。他看向宋墨涵的目光里,之前的同情更多了几分对同行专业能力的由衷敬佩。这位年轻的女医生,不仅拥有着顶尖的外科技术,在危重监护和应急判断上,同样展现出惊人的敏锐和老练,尤其是对顾锦城身体状况那种近乎本能的理解,远超普通医患关系。
小小的危机被迅速化解,机舱内重新回归到各种生命支持仪器规律的声响中。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一阵排山倒海般的疲惫感瞬间向宋墨涵袭来。连续数十小时的高强度神经外科手术、极度的精神压力、几乎未曾合眼与进食,她的身体早已严重透支。她无力地靠向椅背,闭上眼睛,试图积蓄一丝力气。然而,即使是在这短暂的休憩中,她握着顾锦城的手,依旧没有半分松懈。
就在这朦胧恍惚之间,她清晰地感觉到,那只被她包裹在掌心的大手,指尖再次极其轻微地、却带着明确意图地,勾动了一下。仿佛是在用尽全身的力气,传递着一个无声的讯息:我在,我知道你在,别怕。
这一刻,铁血战士的绕指柔情与白衣天使的坚韧仁心,在这万米高空的狭窄机舱内,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超越生死的恋歌。他是守护国家安全的盾,锋芒指向一切黑暗;她是守护生命希望的灯,温暖驱散死亡阴冷。此刻,盾牌暂裂,陷于危难,灯火便以身为薪,拼死守护。这份在枪林弹雨、生死考验中淬炼出的爱情,早已超越了寻常的风花雪月,融入了骨血相连的信任、不离不弃的守护与向死而生的救赎,散发出足以震撼人心的璀璨光芒。
直升机开始降低高度,穿透了低空的云层,下方,现代化都市的轮廓在晨曦微露中逐渐清晰。第7综合医院顶楼那醒目的红色“h”标识和已然亮起的指引灯光越来越近。可以预见,医院顶楼的直升机坪旁,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早已准备就绪,正严阵以待,等待着承接这份生命的重托,也等待着迎接这一段用忠诚、鲜血与至死不渝的信念共同书写的爱情传奇。
而宋墨涵透过舷窗,望着那越来越近的希望之地,心中无比清晰:落地,仅仅是另一场更为复杂、更为漫长的医疗攻坚战的开始。但她心中已无丝毫畏惧。因为她的手,正与他紧紧相牵,从未放开。微光已现,穿透黑暗;黎明将至,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