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心墙与微光(1 / 2)

第二百二十三章 心墙与微光

监护室的门隔开了两个世界。门内,是直面过往伤疤与现实博弈的无声战场;门外,宋墨涵背靠着冰凉墙壁,指尖还残留着顾锦城手心的微凉与颤抖。那条来自心理专家苏晴的信息,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层层涟漪。

她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将手机紧紧攥在掌心,金属的棱角硌得皮肤生疼。赵启明离去时那意味深长的一瞥,顾锦城瞬间紧绷又强行压抑的神情,都像阴云般笼罩在她心头。b7区,蝰蛇……这些词汇如同带着倒刺的钩子,每一次提及,都在顾锦城心上划开新的伤口。她不能慌,不能乱。

五分钟后,李主任和赵启明一前一后走了出来。李主任面色凝重,看到宋墨涵,停下脚步,语气缓和了些:“小宋,锦城的情况比预想稳定,但精神消耗很大,需要绝对静养。后续的治疗和……评估,都需要时间。”

“我明白,李主任。”宋墨涵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看向赵启明。

赵启明脸上没什么表情,公事公办地开口:“宋医生,顾队长已经初步陈述了遇袭经过。关于一些细节,后续可能还需要你的配合。”他的话语简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总部对此事高度重视,任何线索都至关重要。”

“我会配合调查。”宋墨涵迎上他的目光,不卑不亢,“但在顾队长脱离危险期前,我希望外界干扰能降到最低。他的身体状况,陈主任应该有最专业的判断。”

她将“专业”二字稍稍加重,意在提醒对方,这里首先是医院,然后才是调查现场。赵启明眼神微动,似乎有些意外于她的直觉,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没再多言,与李主任一同离开。

走廊重新恢复寂静。宋墨涵深吸一口气,将纷乱的思绪压下,这才拿起手机,回复了苏晴的信息:“苏医生您好,我是宋墨涵。感谢您的到来。我现在有时间,您看在哪里方便?”

信息几乎秒回,对方似乎一直在等待:“太好了。医院三楼东侧有一个小型阳光休息区,现在应该没人,我们在那里见面可以吗?”

“好的,我马上到。”

三楼,阳光休息区。

这里与其叫阳光休息区,不如叫“微光休息区”。清晨的阳光被厚重的窗格过滤,只剩下稀薄的光影,空气里漂浮着细微的尘埃。一个穿着简约卡其色风衣、气质知性温婉的女人已经等在那里,她看起来三十岁上下,眼神清澈而包容,见到宋墨涵,她站起身,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伸出手:“宋医生,我是苏晴。冒昧打扰,希望没有影响你休息。”

“苏医生客气了。”宋墨涵与她轻轻一握,触手温暖干燥,带着一种能让人放松的安定力量。

两人在靠窗的藤椅上坐下。苏晴没有急于打开笔记本或录音设备,只是将一杯刚刚接好的温水推到宋墨涵面前,声音柔和:“我先说明一下我的立场和原则。我的工作是独立进行的,所有谈话内容,除非涉及明确的自伤或伤人风险,否则都将严格保密,不会作为调查组的情报。我的唯一目的,是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经历创伤事件的当事人稳定情绪,预防ptSd的发生和发展。这不仅包括你,也包括顾队长。”

她的开场白直接而坦诚,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宋墨涵本能筑起的部分心防。宋墨涵捧着温热的纸杯,指尖的寒意似乎被驱散了些许。

“我理解。”宋墨涵低声说,“谢谢您。”

“不必谢,这是我的工作。”苏晴微笑,“你可以把这次谈话看作一次普通的倾诉。经历了那样的事情,任何情绪——恐惧、后怕、愤怒、无力感——都是正常的反应。你愿意和我聊聊,从……你们在岩洞里等待救援开始,你的感受吗?”

她没有一上来就追问核心冲突,而是从宋墨涵自身的体验切入,技巧娴熟而充满关怀。

宋墨涵沉默了片刻,岩洞里冰冷绝望的感觉再次袭来。她缓缓开口,描述着黑暗、潮湿、顾锦城不断流失的体温、自己徒手处理伤口时的颤抖、以及那种与世隔绝、不知救援何时会来的漫长煎熬。她的语气起初还带着一丝的克制,但随着叙述深入,声音里不自觉地带上了细微的颤音。

“……我最怕的,不是死在那里。”宋墨涵抬起眼,看向苏晴,眼眶微红,但眼神执拗,“我最怕的,是明明我已经抓住了他,用尽了所有办法,却还是留不住他。那种无力感……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苏晴安静地听着,眼神充满共情,适时递上一张纸巾,没有打断。

“他醒来后,第一个问题,是问我‘手疼不疼’。”宋墨涵的声音哽咽了一下,随即又用力抿住唇,将那阵酸涩压下,“他自己一身是伤,刚从鬼门关回来……”

“这说明,在他心里,你的安危和细微感受,与他自身的伤痛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苏晴温和地解读,“在极端环境下,这种下意识的关怀,往往折射出最真实的情感重量。这是一种非常深厚的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