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搞钱传奇 > 第7章 钱眼通天之李卫内忧外患局

第7章 钱眼通天之李卫内忧外患局(2 / 2)

“这五十万两,是用来修铁路、买炉子的,都是官产。”李卫指着窗外的铁路方向,“您要是不信,可以去查铁路和炉子的产权,都是归直隶官府的。我这是‘官督商办’,用官银撬动商银,既让官府赚钱,又让百姓用上便宜的铁,怎么会是‘与民争利’?”

刘公公在一旁帮腔:“孙御史,李大人在浙江搞帑盐,让盐税翻了六倍,皇上是知道的。他在直隶搞煤铁,肯定也是为了国库着想。”

孙御史沉默了会儿,说:“我还是要去矿上查一查。”

“应该的,应该的。”李卫连忙起身,“我陪您一起去,让矿商和工人都跟您说说,我这生意到底好不好。”

就在李卫陪着孙御史去矿上的路上,李忠派人来报:“六爷,李怀谨跑了!他跟那个矿商一起,往京城方向去了,还说要去皇宫告您!”

李卫心里一紧,一边是孙御史查账,一边是李怀谨去京城告状,还有矿商抢生意——这“内忧外患”的局面,比他当年在云南面对盐税亏空还难。他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徐乾学说:“你先陪孙御史去矿上,我去追李怀谨。记住,不管孙御史问什么,都按我刚才说的答,把成本账、利润账算清楚,让他明白我们是‘合规经营’。”

徐乾学点点头:“大人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李卫立刻带着人,快马加鞭往京城方向追去。路上,他心里盘算着——李怀谨要是真的告到皇宫,皇上肯定会怀疑他;那个抢生意的矿商,要是趁机联合多隆阿,煤矿就会被旗人抢走。现在必须先抓住李怀谨,再解决矿商的事,最后说服孙御史。

追了一天一夜,李卫终于在京城外的一座破庙里抓住了李怀谨。“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李卫盯着他,眼里满是失望。

李怀谨梗着脖子:“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你在浙江赚了那么多钱,在直隶又搞煤矿,我却被你圈禁在丰县,一分钱都赚不到!我泄露配方,就是要让你也尝尝亏空的滋味!”

“亏空?”李卫笑了,“你以为泄露个配方,就能让我亏空?我在浙江搞帑盐时,遇到的麻烦比这大得多,都挺过来了。你呀,还是没学会怎么‘算账’——算不清利益,算不清风险,永远只能当输家。”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是孙御史和徐乾学赶来了,身后还跟着多隆阿。“李大人,我们在矿上查清楚了,你确实是‘官督商办’,没贪腐。”孙御史走上前,“那个抢生意的矿商,其实是多大人的远房亲戚,多大人已经把他给办了。”

多隆阿也笑着说:“李大人,都怪我没管好亲戚,让你受委屈了。以后这煤铁生意,还是你说了算,我们旗人跟着你赚钱就行。”

李卫看着眼前的局面,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回头瞪了眼李怀谨:“把他带回丰县,严加看管,再也不许他出来惹事!”

夕阳下,李卫望着京城的方向,心里又开始盘算——这次的危机让他明白,在直隶搞煤铁,不仅要算清“经济账”,还要算清“政治账”。他得想个办法,把煤铁生意和皇上的需求绑得更紧,这样才能彻底消除“与民争利”的嫌疑。

这时,徐乾学突然说:“大人,西北战事又起,皇上正愁兵器不够用。我们要是把炼铁产量提高一倍,卖给兵器局,既能赚更多钱,又能让皇上高兴,这不就是最好的‘政治账’吗?”

李卫眼睛一亮——对,这才是关键!他立刻转身,往总督衙门的方向走去,心里已经开始算新的“产能账”——再建二十座炼铁炉,需要多少银子,多少时间,能多赚多少利润,一笔笔都清晰起来。他知道,只要这账算得清,再大的危机,也能变成“搞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