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搞钱传奇 > 第33章 “国父”为革命奔波筹钱之“刀光与义气”!

第33章 “国父”为革命奔波筹钱之“刀光与义气”!(1 / 2)

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旧金山唐人街的“同庆楼”里,挤满了人。致公堂的堂主黄三德坐在主位上,手里把玩着一对核桃,眼神却盯着门口——孙中山应该到了,可约定的时间过了半个时辰,还没见人影。

“堂主,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坐在旁边的副堂主马六,脸上带着焦虑,“刘道一的消息说,清廷派了两个密探来旧金山,说是要‘取孙中山的项上人头’。”

黄三德把核桃往桌上一放,声音沉得像铁:“再等等。孙先生不是那种失信的人。再说,咱们致公堂的兄弟,已经在码头和唐人街布了暗哨,就算有密探,也得先过咱们这关。”

正说着,楼下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砰”的一声——像是有人摔在了地上。黄三德猛地站起来,拔腿就往楼下跑,马六和几个堂主也跟着跑了下去。

楼下的巷子里,一个穿短打的年轻人正和两个黑衣人打在一起。年轻人脸上挨了一拳,嘴角流着血,却死死抱着一个布包,不肯松手。而那两个黑衣人,手里都握着短刀,刀光在灯笼光下闪着冷光。

“是阿力!”马六喊了一声——阿力是致公堂的小字辈,平时负责在码头接人。黄三德二话不说,从腰间拔出一把短铳,对着天空“砰”地开了一枪:“住手!致公堂的地盘,也敢撒野!”

两个黑衣人愣了一下,看到围过来的致公堂兄弟,知道讨不到好,转身就想跑。可巷口已经被堵住了,几个致公堂的兄弟手里拿着铁棍,把黑衣人围得水泄不通。

“把他们抓起来!”黄三德喊了一声。兄弟们一拥而上,很快就把两个黑衣人按在了地上。阿力这才松了口气,把怀里的布包递过来:“堂主,孙先生……孙先生在后面,他让我先把这个送来。”

黄三德打开布包,里面是孙中山的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一本写满字的小册子——是他在檀香山写的《革命方略》。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了脚步声,孙中山扶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慢慢走了过来。

“孙先生!您没事吧?”黄三德赶紧迎上去。

孙中山摇了摇头,指着身边的老人:“这位是吴老爹,在码头帮我挡了一下,不然我可能就被那两个密探缠上了。”

吴老爹笑了笑,拐杖在地上敲了敲:“孙先生客气了。我在旧金山码头扛了三十年货,见不得有人欺负咱们中国人。再说,您是为了咱们华侨好,我帮您,是应该的。”

黄三德把孙中山和吴老爹请进“同庆楼”的包间,又让人把那两个黑衣人带上来审问。没审几句,黑衣人就招了——他们是清廷“粘杆处”的人,奉命来旧金山刺杀孙中山,还带了五千两银子,想收买致公堂的人,让他们不要帮孙中山。

“收买?”黄三德冷笑一声,一脚踹在一个黑衣人身上,“致公堂的兄弟,是靠银子能收买的吗?咱们在海外受够了洋人的气,清廷不护着咱们,还来杀帮咱们的人,简直不是东西!”

孙中山看着怒气冲冲的黄三德,心里明白,致公堂虽然是江湖组织,讲究“义气”,但也有自己的底线——他们护着的,不仅是他孙中山,更是华侨在海外的尊严。“黄堂主,多谢各位兄弟。不过,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清廷既然已经动手,咱们发行金币券的事,得抓紧。”

黄三德点了点头:“孙先生说得对。明天咱们就召开致公堂的堂会,让各分堂的兄弟都来,一是宣布发行金币券,二是把这两个密探交给旧金山的华人商会,让大家看看清廷的嘴脸!”

可第二天的堂会,却出了岔子。

致公堂旧金山分堂的堂主赵四海,是个出了名的“老狐狸”,平时就爱贪小便宜。清廷的密探虽然被抓了,但他们带来的五千两银子,却被赵四海的人截了下来。堂会上,赵四海故意拖拖拉拉,说“发行金币券风险太大,万一革命失败,致公堂得赔死”,还暗示黄三德“别为了一个外人,把致公堂的家底搭进去”。

“赵四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马六急了,拍着桌子站起来,“孙先生是外人吗?他是为了咱们整个中国好!你是不是看上了清廷那五千两银子,想私吞?”

赵四海脸一红,却不肯认:“马六,你别血口喷人!我是为了致公堂着想!咱们好不容易在旧金山站稳脚跟,要是被清廷盯上,以后兄弟们还怎么混?”

堂会上顿时吵了起来,一半的堂主支持黄三德,一半的堂主犹豫不定,还有几个跟着赵四海,说“要再想想”。黄三德看着乱哄哄的场面,心里又急又气——要是致公堂内部都不能统一,还怎么帮孙中山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