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雪月大明 > 第280章 天下同轨

第280章 天下同轨(1 / 2)

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同轨

长安的太极殿里,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殿内的十二面屏风上 —— 每面屏风都画着一处新政成果:灵州的蒙学、陇西的灌渠、江南的水田、敦煌的商队,还有流民安居的土坯房、异族共耕的农田、匠坊里的改良农具,一笔一画都透着烟火气。

殿内挤满了人,分作四排站立:第一排是各族代表,论布捧着青稞穗,阿古拉抱着羊毛毯,吐蕃质子赤德握着商路联保册;第二排是旧勋代表,王修拿着江南税改账册,陈默(前镇军将军之孙)展开驿道图纸;第三排是流民与工匠代表,张阿婆拎着袋新磨的粟米,王老铁扛着缩小版的双用犁;最后一排是苏琬琬、慕容芷、萨琳娜、柳萱,手里都捧着新政成效册,神色庄重又带着暖意。

赵正坐在案后,赵江月侍立一旁,少帝与太后坐在侧席,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眼底满是欣慰 —— 这半年来,他们听了无数新政的消息,今日亲眼见了这些 “成果代言人”,才知 “天下安稳” 不是虚话。

“今日召诸位来,是给新政做个总结,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赵正的声音沉稳,透过大殿,落在每个人耳中,“苏琬琬,你先说说新政的全域成效。”

苏琬琬上前一步,展开《新政全域册》,声音清亮:“启禀摄政王、陛下、太后,自新政推行以来,全国流民安居一千八百户,灵州张阿婆一家、陇西李阿婆一家等,均已兴业谋生;农具推广五千把,含灵州双用犁、江南水田犁、陇西短柄犁,覆盖十二州农田;医棚覆盖三十州,汉藏医合救治百姓三万余人,吐蕃聚居地、敦煌商路等均设固定医点;商路通十二国,敦煌商路联保制推行后,零劫掠、零延误,各族商队往来无阻。”

她每说一句,殿外就传来一阵欢呼 —— 是长安百姓自发聚集在宫墙外,听新政成果。张阿婆听到 “流民安居一千八百户” 时,悄悄抹了把眼泪,手里的粟米袋攥得更紧了:“俺们流民能有今天,全靠摄政王的新政,靠大伙的帮衬。”

接下来是各族代表发言。论布捧着青稞穗,走到殿中央:“启禀摄政王,吐蕃部落如今都在学中原耕作,双用犁、播种机用得顺手,去年青稞粟米混种,收成比单种青稞多两成。俺们部落还派了二十个青年,加入范阳军辅营,帮着守敦煌商路,不让坏人毁了俺们的好日子!”

阿古拉也上前,把羊毛毯铺在案上,毯面上绣着中原福字与回纥卷草纹:“摄政王,俺们回纥商队如今每月来长安一次,运西域的毛毯、药材,换中原的丝绸、瓷器,可汗还说,要在长安开织坊,让西域织工和中原织工一起干活,织出更多好东西。敦煌商路的驿站里,俺们还设了‘回纥便民点’,帮商队伙计写家书、换银子,大伙都说‘这商路,比草原还暖’!”

赤德则递上商路联保册:“启禀陛下、摄政王,敦煌商路如今有五十支商队联保,辅营兵与部落兵共防,驿站医点、粮铺齐全。上个月,于阗国王还派使者来,想加入联保,让他们的玉石商队也走敦煌商路 —— 各族都想通,都想安稳做买卖,不想再打仗了。”

旧勋代表王修随后上前,手里的税改账册已被翻得卷了边:“启禀摄政王,江南‘一条鞭法’推行半年,税银增五千两,农户余粮增三成。从前旧勋囤积粮食、偷税漏税的事,如今再没发生过 —— 臣父从前总怕新政损旧勋利益,如今见了百姓的笑脸,才知‘旧勋与民共生’,才是真的‘保家族’。”

陈默也展开驿道图纸,上面标着灵州到吐蕃聚居地、敦煌到江南的驿道路线:“启禀摄政王,臣修的灵州至吐蕃聚居地驿道,已通车三个月,粮车、农具车能直接到聚居地门口;下一步,臣想把驿道修到敦煌,连起商路,让西域的货能更快运到中原,中原的粮能更快运到边境。”

张阿婆和王老铁是最后发言的。张阿婆把粟米袋放在案上,声音带着哽咽:“摄政王,陛下,俺从前是逃荒的流民,带着小石头没地方去;如今俺开了粥铺,雇了各族伙计,小石头还去长安国子监读书了。这袋粟米,是俺用粥铺赚的钱买的新米,想请摄政王、陛下尝尝,尝尝俺们流民的‘安稳饭’。”

王老铁则把缩小版的双用犁放在案上,犁柄上刻着汉、藏、回三种文字的 “福” 字:“摄政王,这犁是俺跟措姆、巴图一起改的,能种青稞、能种粟米,如今全国的匠坊都在做。俺想跟摄政王说,俺们工匠没啥大本事,就想多打些好农具,让农户们多收些粮,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 —— 这就是俺们工匠的‘新政’。”

殿内静了片刻,少帝忽然站起身,手里捧着一枚金印,印上刻着 “保民” 二字。他走到赵江月面前,将金印递过去:“江月兄,朕年幼,虽知新政好,却没能为百姓做太多事。这枚‘保民金印’,朕赐给你,往后你要替朕、替父亲,护好天下百姓,护好这安稳日子。”

赵江月接过金印,指尖触到冰凉的印身,却觉得心口滚烫。他躬身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摄政王所教,不负天下百姓所盼 —— 此生唯愿‘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路,医者有其术,幼者有其学’,让天下再无战乱,再无流民。”

赵正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开口,声音比往日更温和:“今日殿内的诸位,有汉族、有吐蕃、有回纥,有旧勋、有流民、有工匠 —— 你们聚在这里,手里拿着的不是刀枪,是粮穗、是账本、是农具、是织毯,这就是‘天下同轨’的真意:不是靠谁征服谁,是靠大家凑在一起,把日子过安稳;不是靠谁号令谁,是靠大家都有饭吃、有活干、有盼头。”

他起身走到殿中央,目光扫过十二面屏风,扫过殿内每个人:“天下,从不是靠甲胄剑戟的威慑,是靠张阿婆粥铺里的热粥暖了流民的胃,靠王老铁的双用犁多收了农户的粮,靠慕容芷的联保制护了商队的路,靠柳萱的汉藏医合救了百姓的命 —— 这些细碎的、冒着烟火气的 实在事,才是天下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