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雪月大明 > 第265章 春耕互助

第265章 春耕互助(1 / 1)

第二百六十五章 春耕互助

灵州西郊的田埂上,晨露还沾在麦苗尖,张阿婆攥着新犁的木柄,手心直冒汗 —— 这是她来灵州后的第一个春耕,新犁比老家的旧犁沉,田埂也比恒州的宽,她试了三次,犁头还是歪进了土沟里。

“阿婆,俺来帮您!” 论布扛着锄头跑过来,身后跟着巴图,巴图手里牵着头壮实的回纥耕牛,牛背上还搭着袋青稞种,“您没种过这边的地,这土要先松,犁头得抬半寸,俺教您。”

论布接过犁,脚踩田垄稳了稳,手腕轻轻一压,犁头顺着土沟走得笔直。张阿婆跟着学,指尖蹭到木柄上的青稞纹,忽然想起刚来时的窘迫,眼眶有点热:“多亏你们,俺这老婆子才能有地种。”

“这算啥!” 巴图拍了拍牛背,“俺们吐蕃种青稞,回纥种牧草,汉族种粟米,各有各的法子,凑一起学,地才种得好。你看,这牛是可汗让商队带来的,比中原的牛力气大,耕得快,俺们分着用。”

正说着,王老铁推着小车来,车上放着修农具的家伙事,还有两把新磨的镰刀:“阿婆,您这犁头得再磨磨,不然拉不动硬土。论布,你那锄头刃有点卷,俺给你修修,别误了锄草。”

张阿婆看着王老铁蹲在田边磨犁头,火星溅在田埂的青草上,忽然想起小石头 —— 孩子一早就跟着蒙学的李小宝、论小远去田埂边拾去年的麦穗,说是要给大家当干粮。她往田埂那头望,果然见三个孩子提着布兜,蹦蹦跳跳地过来,布兜里的麦穗冒了尖。

“阿婆!俺们拾了好多麦穗,能煮麦仁粥!” 李小宝举着布兜喊,论小远还从兜里掏出个烤红薯,是周满从义仓给的,“给您吃,甜得很,干活有力气。”

张阿婆接过红薯,刚咬一口,就见柳萱带着小桃走来,药箱里装着清热的薄荷水,还有些防蚊虫的草药包:“春耕累,大家别中暑,薄荷水晾温了,渴了就喝。阿婆,您要是腰酸,就敷这草药包,管用。”

太阳升到半空时,田地里热闹起来 —— 汉族农户教吐蕃人辨粟米种,回纥人帮汉族人牵耕牛,王老铁在田埂边搭了个临时修具台,谁的农具坏了,喊一声他就过去;蒙学的孩子拾完麦穗,又帮着撒青稞种,小石头学得慢,论小远就手把手教他撒种的间距。

巴图忽然想起什么,往回纥商队的方向跑,回来时抱着捆西域的细麻绳:“俺们回纥种牧草,用这绳拉田垄,又直又快,大家试试!” 他教大家把麻绳拴在田埂的木桩上,顺着绳撒种,果然比手量的匀,张阿婆撒的青稞种,再也没撒到田埂外。

傍晚收工时,张阿婆的田里已种满了粟米和青稞,论布帮她把犁扛回家,巴图把耕牛牵到她家院角的牛棚,王老铁还帮她修好了院角的篱笆。小石头趴在牛背上,手里攥着论小远送的彩石,跟巴图学回纥话的 “牛”,惹得大家笑。

柳萱的医棚里,小桃正给大家盛麦仁粥,粥里还放了柳萱熬的红枣,甜香飘得老远。周满从义仓赶来,手里拿着本《农桑辑要》,递给张阿婆:“这是太后送的,里面有好多种地的法子,您慢慢看,不懂就问论布他们。”

张阿婆捧着书,看着满院的人 —— 论布在帮她劈柴,巴图在喂牛,王老铁在修篱笆,孩子们在院角玩石子,柳萱和小桃在盛粥,忽然觉得,这就是她这辈子最踏实的 “家”。没有战乱,没有饥饿,只有你帮我耕地,我帮你修篱笆,各族人凑在一起,把春耕的日子过得热热闹闹。

(第二百六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