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 第118章 田赋难题与张晋的“地图炮”

第118章 田赋难题与张晋的“地图炮”(2 / 2)

他见朱元璋脸色沉了下来,也不怕,继续放炮:“我给你打个比方。张三和李四,各有良田百亩,按理说,该交一样的税。可张三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县衙的鱼鳞册上记着他有百亩地,他年年按数交税,一分不敢少。李四呢,可能是个有秀才功名的士绅,或者家里有个在衙门当差的胥吏。他这百亩地,或许有几十亩是依着朝廷法度,因他的功名而合法优免的,这咱先不说。可剩下的地,他通过‘投献’、‘诡寄’的手段,挂在免役的亲戚名下,或是贿赂经手的书吏,直接在册子上将‘民田’改记为税赋极低的‘官田’甚至‘隐田’!结果就是,张三扛着百亩的税赋,苦不堪言;李四实际掌控着百亩良田,却只交十几亩甚至更少的税!长此以往,老实种地的破产逃亡,田地不断向这些享有特权、又善于钻营的士绅胥吏手中集中,朝廷收上来的税却越来越少!你这国库,不就是被这些利用制度漏洞的‘老鼠’一点点啃空的吗?”

朱元璋听得脸色铁青,握着茶杯的手背青筋暴起。他深知士绅优免之制,也严惩过贪腐,但张晋将“合法免税”与“非法手段”结合在一起描述的现状,更深刻地揭示了赋税体系根子上的不公和脆弱。

“你……你有何凭据?”朱元璋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凭据?简单啊!”张晋站起身,走到御书房一侧悬挂的巨幅大明疆域图前,用手指虚点着,“你这图,山水城池标得挺清楚,可哪块地肥,哪块地瘦,谁家田连阡陌,谁家无立锥之地,上面有吗?”

朱元璋沉默。

张晋转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老朱,你敢不敢跟我打个赌?咱们不用惊动地方,就从你这应天府周边,随便挑几个县,我让你亲眼看看,你那‘轻徭薄赋’的德政,底下到底是怎么执行的!”

朱元璋霍然起身,帝王的威严勃发:“有何不敢!若真如你所说,有如此蠹虫盘剥百姓、欺瞒朝廷,咱定将他们剥皮揎草,以儆效尤!”

“光杀几个贪官可不够。”张晋摇摇头,“根子在你这套征税办法上。人头税(丁税)加上按亩收税(地税),看起来公平,实际上漏洞百出!富人有的是办法逃税,负担最终都转嫁到贫苦百姓头上!得改!”

“改?如何改?”朱元璋紧盯着他。

张晋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意:“我这儿有个法子,叫‘摊丁入亩’。简单说,就是把人头税给废了,把所有税赋,都折算到田亩里去!谁田多,谁就多交税!田少少交,无田不交!把藏匿的人口、逃避的税负,全都给我‘摊’到明面上的田地里去!让那些占着大片土地的士绅豪强,无所遁形!”

“摊丁入亩?”朱元璋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眼中精光闪烁。这想法,可谓石破天惊!彻底颠覆了沿袭千年的税赋基础!

“这……这岂不是要触动天下所有地主士绅的利益?势必引起轩然大波!”朱元璋深知其中阻力。

“怕什么?”张晋满不在乎,“你老朱造反起家,杀的人还少吗?还在乎多得罪一帮蛀虫?再说了,你这皇帝是给天下百姓当的,还是给那些士绅当的?想想你当年吃不上饭的时候!”

这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朱元璋心上。他想起早年的贫苦,想起父母兄嫂饿死的惨状,一股戾气直冲顶门。

“好!咱就看看,这天下田地,到底藏了多少污纳了多少垢!”朱元璋下定决心,“王景弘!传旨,明日一早,朕要微服出宫,巡视京畿田亩!令毛骧派得力人手,暗中护卫查探!”

他看向张晋,目光锐利:“小张,你就陪咱走这一趟!若你所言属实,咱绝不姑息!若你信口开河……”后面的话没说,但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张晋轻松地一摊手:“没问题!保证让你大开眼界。不过老朱,光看还不够,得会算。我这儿还有个小玩意儿,叫‘数字统计法’和‘图表可视化’,到时候帮你把查到的田亩数据,算得明明白白,画得清清楚楚,让你一眼就能看出谁肥谁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