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十五,黄道吉日,宜嫁娶。
沈府之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喜庆景象。府内,茯苓端坐于闺房之中,全福夫人正手持细线,娴熟地为她进行“开脸”的仪式,绞去额间和鬓角的汗毛,寓意辞旧迎新,从此开启崭新的妇人生涯。虽说是补办一个简单的婚礼,只邀请了至亲好友,但三书六礼,该有的仪式一样不少,沈父沈母只想将最好的一切都补偿给女儿。
府门外,沈清和身着大红色喜服,身姿挺拔地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平日里沉稳的面容今日也难掩春风得意。只是,这通往新娘之路可没那么顺畅,早已被以沈家小辈们为首的“拦门团”堵了个严严实实。
这些小辈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脸上带着兴奋又促狭的笑容。要知道,沈清和虽名义上是养子,但在他们这一辈里年纪最长,能力又强,从小就没少管着他们,督促学业,约束言行,积威甚重。在不少小辈心里,沈清和简直如同“严父”一般。如今好不容易逮着这个机会,可以名正言顺地“刁难”他一下,岂能放过?
一个胆子大些的表弟率先清了清嗓子,站出来,对着马上的沈清和拱了拱手,笑嘻嘻地道:“咳咳,清和兄长,今日是你大喜之日,这第一关,咱们就来个文雅的!小弟我来出个上联,劳烦兄长你对个下联,如何?若对不出,或是对得不好,红包可得加倍!”
沈清和心情极好,闻言也不恼,含笑点头示意他出题。
表弟摇头晃脑,大声道:“我的上联是英俊潇洒佳公子!”这分明是赤裸裸的调侃,引得周围众人一阵哄笑。
沈清和读书确实不算多,但他交友广阔,三教九流皆有挚友。今日他的一众好友自然也来为他助阵。只见他身后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立刻笑着越众而出,朗声应对:
“这有何难!听好了,下联是温婉贤淑美新娘!”
他顿了顿,气沉丹田,高声补上横批:“佳偶天成!”
“对得好!”
“横批点睛之笔!”
迎亲队伍里立刻爆发出阵阵喝彩,声势瞬间压过了拦门的一方。
众人见那书生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纷纷拍手叫好,迎亲队伍的气势更足了。
沈家小辈们见文的不行,立刻换了花样。又一人高声提议:“清和兄长走南闯北,眼力手力定然不凡!咱们来投壶如何?若十矢能中其六,便算过关!”这个提议既应景又考验技巧,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附和。
仆人迅速搬来铜壶,放置于十步之外。沈清和从容下马,接过侍从递来的箭矢。他目光微凝,手腕轻抖,箭矢便带着破风声,“嗖”、“嗖”、“嗖”接连飞出,精准地投入壶中,竟是十矢九中,引得周围一片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