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岁还没成家,说不过去。
文聘却纳闷地看着典韦:\"娶媳妇不该找漂亮苗条的吗?怎么到你这就得挑结实的?\"
\"你这是找媳妇还是找哥们儿?\"
\"噗嗤...哈哈哈!\"
苏烨和黄忠顿时笑作一团。
典韦没好气地瞪了文聘一眼:\"文仲业你眼光有问题!不找结实的怎么生养?怎么生出壮实的孩子?\"
\"我娘要不是够壮实,能有今天这么结实的我吗?\"
\"我当然也得找个结实的。\"
文聘:\"......\"
敢情这还带遗传的!
文聘一时语塞。
说典韦不对吧?
好像也不合适。
毕竟典韦确实高大威猛。
但要说对吧,又总觉得不符合自己的审美。
\"随你高兴吧!\"
文聘摆了摆手,决定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这时,黄忠转头问苏烨:\"主公!听说昨儿个纳了房小妾?恭喜啊!\"
\"不过主公还是早点娶正妻,生下嫡长子要紧。\"
自家主公是做大事的人,将来不知能走到哪一步。
要是天下大乱,主公至少也是一方诸侯。
到那时,子嗣传承就至关重要了。
尤其要先有嫡长子。
\"嗯。\"
苏烨明白黄忠的好意,笑着点头:\"这事我已经有打算,会注意的。\"
\"至于正妻,等平定这次叛乱后,也该物色了。\"
他心中理想的嫡妻,必须兼具贤惠与才干。
容貌自然也要出众。
对方的门第尤为关键。
这关乎他日后宏图。
蔡氏之女确是上选。
其父蔡邕乃当世鸿儒,桃李满天下。
若能与蔡氏联姻,既得贤内助,又无外戚之忧。
可惜蔡琰尚随父避居吴会,年方十,未到婚龄。
其余名门淑女,非家世欠妥,即年岁尚幼。
唯有待黄巾平定,自己仕途更进,再看姻缘。
届时,一郡太守之位应已到手。
十七岁的郡守,配名门闺秀绰绰有余。
\"主公明鉴即可。\"
黄忠会意颔首,不再多言。
为臣之道,贵在知止。
此后两日,苏烨多伴邹氏左右。
至第三日辰时,大军出东门。
城门外,苏烨轻抚车轼叮嘱:\"先去邓县代我问候双亲,好生侍奉。待我凯旋,必三书六礼迎你过门。\"
\"嗯。\"
邹氏眼波盈盈,绛唇微颤:\"郎君征战在外,务必珍重。妾身日日焚香祷祝,定会侍奉翁姑周全。\"
\"放心。\"
苏烨笑着放下车帘,转头令道:\"甲二!夫人安危就托付于你。\"
\"诺!\"
甲二抱拳 ** ,复问:\"当真不需末将随行护持?\"
\"不必。\"
这里是用不同表达方式
太阳西斜时分,苏烨轻轻挥手道:\"邓县暗卫事务还需你在此坐镇。\"
他语气坚定地补充:\"洛阳那边甲一独木难支,实在离不开你的协助。\"
\"况且有甲三和甲五随行,我这边人手已经足够。\"
\"遵命。\"
甲二不再多言,心中明白这是主公对他的器重与信赖。
文聘此时上前抱拳道:\"主公,末将愿调遣一曲士兵配合甲二大人,共同护送夫人,确保万无一失。\"
\"仲业考虑周全。\"苏烨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新兵营事务繁重,你多费心了。时辰不早,我们这就启程。\"
他矫健地跨上战马,向城楼上的秦颉等人致意后,一抖缰绳朝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黄忠、典韦率领的三千铁骑扬起漫天烟尘,很快消失在远方地平线上。
次日清晨,颍阴城外战火纷飞。
何仪、何曼两兄弟统率的三万黄巾军正疯狂攻城,喊杀声震耳欲聋。
\"这些叛军当真顽固不化!\"戏志才在城墙上指挥防御时怒斥道,\"明知徒劳无功却日日强攻,完全不把士兵性命当回事!\"
他冷笑道:\"说什么替天行道,不过是群利欲熏心的乱臣贼子罢了!如此倒行逆施,岂有不败之理?\"
郭嘉倚在墙边,举着酒葫芦仰头痛饮:\"哈——这苏家醉仙酿当真妙不可言!\"
他眯着眼睛问道:\"志才你说,能酿出此等美酒的苏伯渊,究竟是何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