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炉里的火苗噼啪作响,几位投资人交换着眼神。
“说实话,”金丝眼镜男人放下茶杯,“你们的数据不算惊艳,但这份韧性很打动我。”
顾淮之这时才开口:“我投资‘山海’,不是看好它的模式,是看好它的生命力。”
离开时,长风资本的合伙人送他们到门口:“下周安排尽调吧。不过有言在先——估值可能达不到你们的预期。”
回程车上,苏晚晴终于问出心中的疑惑:“为什么要这样帮我?”
顾淮之看着窗外流动的夜景:“记得你拒绝鼎盛收购时说的话吗?‘商业可以既有温度,又有力量’。”
他转过头,目光深邃:“我想看看,这个信念能走多远。”
三天后,苏晚晴接到更意外的消息——顾淮之个人出资成立了“初心基金”,专门支持像“山海”这样坚持价值观的创业公司。
“这不是慈善,”他在电话里说,“是投资未来。”
这个消息在创投圈掀起轩然大波。更让人意外的是,初心基金成立当天,就宣布领投“山海”的b轮融资。
“他这是在用信誉为你背书。”韩梅梅激动地说。
苏晚晴看着投资协议上顾淮之的签名,心里明白——这份支持,比任何资金都更沉重。
当晚,她在工作笔记上写下:
资本的重量,不在于数字的大小,而在于信任的深浅。
有了这份信任,“山海”必须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