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苏晚晴分别约谈了提出辞职的主理人。她听到了相似的故事:新任总监一味强调标准化,否定了他们根据各校区特点制定的个性化方案。
\"山海之所以特别,就是因为每个校区都有自己特色。\"一位大四的主理人说,\"现在却要我们变成流水线上的工人。\"
晚上八点,苏晚晴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城市璀璨的灯火。她意识到,问题不在某个具体的人,而在于公司快速扩张中缺失的管理体系。
她打开电脑,开始撰写一份《致全体山海伙伴的信》:
\"亲爱的伙伴们:
今天,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但这并不是某个人的错,而是快速成长带来的阵痛。
我反思自己,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忽略了倾听你们的声音......
从明天起,我们将做出以下改变:\"
她写下了三条决定:
第一,成立技术决策委员会,重大技术方案必须经过充分论证。
第二,恢复各校区的运营自主权,总部只提供支持,不做强制干预。
第三,建立管理层轮岗制度,让总部高管定期到一线体验。
写完信,她召集所有管理层:\"我们要做的不是处罚谁,而是建立不让好人做坏事的管理体系。\"
危机,正在转化为变革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