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火烧伪诏台(2 / 2)

林...默上前,亲手将他扶起,声音平静却有力:“你无罪。有罪的,是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只会搬弄是非的魑魅魍魉!”

他话锋一转,看向台下的李恢。

李恢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一步,朗声道:“大都督有令!为防奸人再行诡计,自今日起,凡我蜀汉军令文书,皆用锦绣庄特制‘识令锦笺’!上有蜀江水纹为记,日光下可见‘汉室永昌’四字暗印!另,城中已传新童谣,望诸位谨记!”

他话音刚落,校场边上,一群早已安排好的孩童便清脆地唱了起来:

“一张纸,画虎皮,冒充将军骗马骑;真令在手铜符亮,假诏烧了风扫地!”

稚嫩的童声回荡在校场上空,简单上口的歌谣瞬间驱散了凝重的气氛,将识破伪诏的要点深深刻入每个人的脑海。

诸葛琳琅站在人群后方,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这项紧急任务,她的锦绣庄不眠不休三日,终于赶制出了第一批。

这不仅仅是一场辟谣,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反间谍动员!

做完这一切,林默走回台前,命人将缴获的所有伪造文书、信件、名录,足足百余份,全部堆积在“明诏台”中央。

他亲自拿起一支火把,在万众瞩目之下,将其掷入那堆象征着阴谋与背叛的纸张中。

呼——

烈焰冲天而起,将黑色的高台映照得一片赤红,火光跳动,吞噬着那些恶毒的字句。

林默站在熊熊烈火之前,身影被拉得无比高大,他对着台下数万军民,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宣告:

“号令出于一心,非凭一纸!军心源于信任,不容猜忌!”

“我告诉你们,只要我林默尚在阵前一日,蜀汉的天,就塌不下来!”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

“哪怕将来天降圣旨,要我大军后退一步,你们也要给我睁大眼睛,亲自来问我一声——这字,是我写的吗?!”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狂吼!

“唯大都...督令是从!”

“唯大都督令是从!!”

数万将士举起手中的兵器,用尽全身力气呐喊,声浪直冲云霄,仿佛要将成都城的天空都给掀翻!

百姓们也被这股情绪感染,激动地挥舞着手臂,高呼着“大都督威武”。

这一刻,所有的猜忌、流言、不安,都在这熊熊烈火与震天呼喊中,被焚烧殆尽,烟消云散。

仪式之后,对罪人的处置也随之公布。

林默并未处死赵广。

他下令,将其囚于前军劳役队,革除一切职务与荣耀,每日负责清扫战马粪便,并由他昔日的下属轮流监督。

让他活着,在无尽的屈辱中,看着他曾鄙夷的同袍们如何建立不世之功。

至于阿蛮,则被秘密押往南中,交由孟昭容处置。

林默的信中写得很清楚:不必取其性命,用南疆的巫蛊之术封缄其心智,让她化为一具行尸走肉,永世镇守瘴气弥漫的密林,为她害死的冤魂赎罪。

而因揭发阿蛮有功的前锋副将王嗣,则被正式调入姜维麾下,随军备战,前途一片光明。

一夜之间,蜀汉内部的阴霾被铁腕扫清,凝聚起的,是前所未有的战意与决心。

出征长安的前夜。

大都督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林默独坐案前,手指在一副新绘制的斥候图上缓缓移动。

那上面,关中平原的地形地貌被标注得一清二楚。

他的指尖最终停在了一个点上——骆谷关以北三十里,一处地图上标记为废弃的烽燧。

最新的情报显示,这处无人驻守的烽燧,周边没有任何军队活动的迹象,却每日黄昏,都会燃起一缕微弱的炊烟,仿佛在与谁遥相呼应。

林默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潜龙,曹魏……既然你们这么喜欢抄我的路子,玩这些盘外招。”

他指尖轻点地图上那座孤零零的烽燧,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猎人般的光芒。

“这一次,我给你们搭一座空台,就看你们敢不敢来唱这出戏了。”

帐外,夜色深沉。

姜维已披挂整齐,手持龙胆亮银枪,默默立于军前。

在他身后,数万即将出征的将士悄然列阵,兵甲无声,长戈如林。

晨光未至,杀意已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