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深处,黎明前的黑暗被东风-2改进型导弹腾空而起的炽烈火焰彻底撕裂。
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是沉睡巨龙的第一次怒吼,响彻云霄,震颤着大地,也震颤着控制中心内每一个人的心弦。
当屏幕上弹头精确命中预定目标区域的报告传来时,整个控制中心爆发出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钱森教授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颤抖着伸出手,紧紧握住周建国教授的手,老泪纵横:“成功了!建国!我们成功了!它成功了!”
周建国教授也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用力回握着钱森教授的手,声音哽咽:“钱老!我们做到了!我们做到了!”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所有的辛酸、所有的质疑,都化作了巨大的喜悦和自豪。
东风-2改进型弹道导弹的成功试射,意味着龙国又增加了一款可靠的远程战略威慑能力,能够有效应对来自外部的潜在威胁。
钱森教授的目光穿透控制中心的玻璃窗,望向那枚导弹消失的方向。
他的心中,除了对成功的狂喜,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他想起了过去几个月,自己躺在病床上,被失败的阴影笼罩,几乎陷入绝望的时刻。
他想起了团队夜以继日的辛劳,想起了那些堆积如山的计算稿,以及无数次徒劳的尝试。
而这一切的转机,都始于那封来自南云军区的匿名信件。
“南云军区某科研人员……”钱森教授在心中默默念叨着这个称谓,眼中闪烁着强烈的好奇和敬佩。
信中指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地命中他们团队耗尽心血也未能攻克的症结;信中提出的每一个解决方案,都巧妙而深刻,有些甚至是他从未想过的角度。
那并非简单的理论推导,而是对实际工程细节有着惊人洞察力的体现。
他太清楚了,在龙国目前的工业和科研条件下,要进行如此精确的故障诊断和技术改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需要超越时代的计算能力、模拟推演能力,以及对材料、流体、燃烧、控制等多个学科的深刻理解。
“这个人……他究竟是谁?他从哪里学到这些的?”
钱森教授的脑海中充满了疑问。
他甚至觉得,那封信的作者,其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已经超越了当前世界的任何一位顶尖科学家。
他不像是在解决一个难题,更像是在“修正”一个已知答案。
这种感觉,让钱森教授感到一丝震撼,也感到一丝兴奋。
他知道,龙国军工的未来,或许就寄托在这样的人身上。
“建国!”钱森教授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向周建国教授,“立刻向上级汇报试射结果!同时,我要你亲自去一趟南云军区,务必找到那个写信的科研人员!不惜一切代价,把他请到我们团队来!”
周建国教授重重地点头:“是!钱老!我这就去安排!”
他知道钱森教授的决心,也同样对那位神秘的“高人”充满了好奇。
钱森教授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龙国的版图上。东风-2改进型的成功,只是第一步。
他知道,要真正实现龙国在战略武器领域的独立自主,与鹰酱和联邦平起平坐,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东风-5……”钱森教授喃喃自语,这是他心中真正的“大国长剑”,射程超过一万公里,能够覆盖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洲际弹道导弹。
那才是龙国真正挺直腰杆的底气。
东风-2改进型的成功,无疑为东风-5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中关于发动机喷注、级间分离、弹头再入的改进思路,同样适用于更大型、更复杂的洲际导弹。
钱森教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些经验应用到东风-5的研发中去。
他知道,东风-5的研发难度将是东风-2改进型的数倍。
它需要更强大的多级火箭发动机、更复杂的制导系统、更耐高温的弹头材料,以及更先进的发射和生存能力。
但有了那位神秘科研人员的“点拨”,钱森教授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龙国……终将拥有自己的‘大国长剑’!”钱森教授的眼神愈发坚定。
东风-2改进型弹道导弹的成功试射,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以不同的方式,在世界各国之间扩散开来。
鹰酱方面,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对卡特总统说道:“从技术角度看,‘东风二改’的性能确实有所提升,能够打击到关岛和塞班岛,这值得我们警惕。但其单一弹头、固定发射的特点,使其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远不及联邦的SS-20,也无法与我们的‘民兵III’相提并论。它目前对我们本土尚不构成直接威胁。”
然而,会议室内的气氛,却比上次多了一丝微妙的紧张。
一些鹰派将军虽然嘴上附和着总统的判断,但眼神中却流露出更深层次的担忧。
“总统先生,我们不能只看眼前。”海军上将沉声说道,“龙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解决了‘东风二’的重大技术难题,这表明他们的科研能力正在加速。我们必须警惕这种加速。如果他们继续以这种速度发展下去,未来几年,谁知道他们会拿出什么?”
卡特总统深知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他知道,龙国虽然现在弱小,但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民族韧性,一旦在科技上找到正确的方向,其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对龙国的战略接触和合作。”卡特总统最终拍板,“在军事上,加强对亚太地区盟友的防务承诺,但避免过度刺激龙国。在外交上,继续推动与龙国的关系正常化,并利用他们牵制联邦。同时,情报部门要密切关注龙国在导弹技术、核弹头小型化以及发射平台机动化方面的任何进展。我们不能允许任何国家,包括龙国,在战略武器领域对我们形成不对称优势。”
他看向乔治·布什:“乔治,我需要一份关于龙国军工体系的最新评估报告,特别是那些能够实现‘奇迹’的科研人员和技术。我怀疑他们内部可能出现了某种我们尚未掌握的突破性技术。”
乔治·布什心领神会,他知道总统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
从上次的单兵云爆弹,反炮兵雷达,到这次“东风二改”的惊人成功,龙国军工的进步速度,已经超出了他们所有的情报预测。
“是,总统先生。”乔治·布什严肃地回应。
他知道,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龙国军工的保密工作向来滴水不漏。
“不过相较于我们合众国,我更想知道联邦对于此次发射的态度。”
克里姆林宫,联邦总统办公室。
格罗莫夫总统和他的幕僚们对龙国这次导弹试射的反应,依然显得相对轻描淡写,甚至带着一丝不屑。
“总统同志,龙国这次的‘东风二改’,虽然成功了,但其性能依然无法与我们的SS-20相提并论。”一名军方高层汇报,“其射程不足以覆盖我们全境,单一弹头威力有限,且发射方式落后,生存能力极弱。它对我们构不成实质性威胁。”
“是的,总统同志。”政治局委员附和道,“龙国此举,更多是为了在国际上宣示其大国地位,并回应鹰酱和我们之间的军备竞赛。他们想证明自己也能发展战略武器,但其影响力依然有限。我们无需为此感到担忧。”
格罗莫夫总统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
他知道,龙国虽然弱小,但其核力量的发展,终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格罗莫夫总统沉声说道,“虽然这枚导弹目前对我们构不成直接威胁,但龙国一直在努力发展其核力量。他们的核武器数量虽然少,但足以对我们远东地区构成一定的威慑。我们必须持续关注他们的发展,并加强我们在远东地区的战略部署。”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至于这次试射,我们可以将其解读为龙国对鹰酱和我们联邦之间军备竞赛的一种无奈回应。他们想以此来表明,他们也有能力发展战略武器,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但其影响力,依然有限。”
“向我们的盟友通报,强调龙国此举的有限性,并重申我们对盟友的安全承诺。”格罗莫夫总统命令道,“同时,继续推进与鹰酱的军备控制谈判,确保我们的战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