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参谋仔细看着地图,又拿出望远镜。
透过枝叶的缝隙观察着远方的地形轮廓,他点了点头:“嗯,就选在那里。情报显示,这次来的可能是一个加强排的越军骚扰部队,目的是袭扰村庄,抢夺粮食财物,制造恐慌。”
“我们的人数虽然不占绝对优势,但我们有心算无心,又有新列装的利器,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问题不大。”
他的目光扫过身边战士们手中崭新的步枪,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这次任务,不仅要全歼或者击溃这股敌人,保护好我们的村民,更重要的,是要检验这批改良型63式的实战性能!”
“尤其是单发精度和短点射的可靠性,在丛林近战中至关重要。”
李卫国郑重地点头:“明白!我已经跟各排班长交代清楚了,这次战斗,除非情况危急,尽量使用单发精确射击和短点射,控制弹药消耗,充分发挥新枪的优势。”
“也要注意收集射击效果的数据,比如有效射程、故障率、不同距离上的命中情况等等。”
“好。”陈参谋收起望远镜,“命令部队,加快速度,隐蔽前进!务必在天黑前,赶到预定伏击地点,构筑好阵地!”
“是!”
李卫国低声应道,随即打出手势。
队伍再次如同鬼魅般融入了丛林,向着预定的伏击地点快速而隐蔽地移动。
大约一个小时后,侦察连抵达了李卫国选定的伏击地点。
这是一段位于山谷中的小路,路面不宽,仅容两三人并行。
小路在这里拐了一个接近九十度的弯,路的一侧是陡峭的山壁,覆盖着藤蔓和杂草。
另一侧则是相对平缓的山坡,长满了茂密的灌木和一人多高的茅草,坡下几十米处,是一条浑浊湍急的小河。
“一排占领左侧山坡高地,控制弯道入口和通路!二排在右侧山壁下隐蔽,形成交叉火力!火力支援组把两挺班用机枪架在正面,封锁通路!注意伪装!动作要快!”李卫国压低声音,迅速下达着命令。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利用地形地物,迅速挖掘简易的射击掩体,清除射界内的部分杂草,用砍下的枝叶和泥土精心伪装自己和武器。
转眼间,整支队伍就如同泥牛入海般消失在山坡和山壁的植被中。
只留下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和黑洞洞的枪口,指向那条寂静的小路。
陈东海和李卫国以及通讯兵,则隐蔽在左侧山坡一个视野最好的位置。
这里既能俯瞰整个伏击圈,又能清楚地观察到敌人来袭的方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逐渐西斜,丛林中的光线变得昏暗起来。
闷热感稍退,但蚊虫却更加猖獗,嗡嗡地在耳边盘旋。
战士们纹丝不动地潜伏在各自的阵地上,汗水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迷彩服紧紧地贴在身上。
但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只有压抑的呼吸声和心脏的跳动声。
等待,是伏击战中最考验意志的环节。
刘小刚趴在一处茅草丛中,双手紧紧握着步枪,手心微微出汗。
他能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小路尽头,想象着敌人随时可能出现。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再次检查了一下枪上的快慢机,确保它在保险位置。
王大山则显得沉稳许多,他半闭着眼睛,似乎在养神,但耳朵却微微耸动,捕捉着丛林中的任何异常声响。
他的步枪就放在手边最顺手的位置,枪口用一块布遮挡着,防止泥土和小虫进入。
陈东海举着望远镜,耐心地观察着远方。
他的心情也并不平静。
这不仅是一次寻常的伏击任务,更是对龙阳厂、对姜晨、对他自己力主推动的这次武器改良项目的一次关键检验。
这第一批枪,承载了太多的期望。
如果它们能在首战中表现出色,那无疑将为后续的生产和装备工作,注入一针强心剂。
“来了!”
突然,陈参谋压低了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和紧张。
李卫国立刻凑了过来,也举起了望远镜。
只见在望远镜的视野尽头,小路的远端,几个模糊的、穿着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土黄色军装的身影,正鬼鬼祟祟地探出头来,向这边张望着。
他们显得非常谨慎,观察了一会儿,似乎没有发现异常,才招呼着后面的人,开始顺着小路向伏击圈的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