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风起青萍(1 / 2)

山西都军府一份措辞客气却隐含不容置疑的邀请函,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在绥远、蒙古各地的王公贵族府邸中,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与暗流。

鎏金的请柬上,文字清晰而醒目:

“诚邀阁下携家眷,于十月一日,共赴大同府,同贺绥远、蒙古剿匪大捷,见证和平新章。”落款是山西都军府,鲜红的印章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铁血气息。

这封请柬,在秋意渐浓的草原上,吹起了一阵带着寒意与不安的风。

大同,那是山西北部重镇,是山西经营已久的工业基地,绝非他们熟悉的草原王城。

此番前去,无异于深入虎穴。

……

喀尔喀右翼旗,阿穆尔灵圭亲王的驻地里,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闷热。

这位素以精明稳重著称的亲王,此刻正背着手,在铺着厚厚地毯的书房里来回踱步,那封请柬被他反复摩挲,边缘已有些卷曲。

“全家都要去大同……哼,好一个同贺!”

他停下脚步,看向坐在下首的几位心腹台吉和智囊,声音低沉,“达尔罕贝勒前车之鉴不远,他那自愿归附的墨迹恐怕还没干透!山西这是要把我们全都架在火上烤,逼着我们站队,还要把家眷都送进他们的老巢当贺礼!”

一位年长的台吉忧心忡忡地接口:

“王爷明鉴。这分明是鸿门宴啊。去大同,深入山西腹地,我等岂不是将身家性命尽数置于他人砧板之上?届时是圆是扁,还不是由他们拿捏?”

“可若是不去呢?”

另一位性格更显急躁的年轻台吉猛地站起,“难道要像那几家被犁庭扫穴的一样,落个府邸焚毁、族裔星散的下场?山西兵锋之盛,飞艇火炮之利,我们如何抵挡?”

他话到最后,声音里已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日飞艇悬空、大军围府的阴影,不仅笼罩了达尔罕贝勒,也深深烙进了所有知情王公的心里。

就在帐内争论不休,倾向于称病不去的声音稍占上风时,门外侍卫高声通报:

“王爷,鄂尔多斯部的额璘臣贝子、乌兰察布盟的齐克图札萨克,还有几位附近的台吉,一同前来拜会。”

阿穆尔灵圭亲王眼神一凛,与帐内众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他知道,收到请柬的,远不止他一家。这些平日里或明或暗较着劲的邻居们,此刻都被这封请柬逼得坐不住了,不得不聚在一起,试图抱团取暖,商量出一个对策。

很快,几位身着华丽蒙古袍的王公贵族被引了进来。

为首的额璘臣贝子年纪与阿穆尔灵圭相仿,但眉宇间更多了几分商人的圆滑,他的部落地处南北要冲,与山西商队往来密切。

齐克图札萨克则是个面色黝黑的壮汉,以勇武和脾气火爆著称。

简单的寒暄过后,话题迅速引向了那封该死的请柬。

“亲王,您是个有主意的,这事儿您怎么看?”

额璘臣贝子抿了一口奶茶,看似随意地问道,眼神却紧紧盯着阿穆尔灵圭。

阿穆尔灵圭将请柬往桌上一放,叹了口气:“还能怎么看?山西这是阳谋,逼着我们表态。去大同,前途未卜,吉凶难料;不去,恐怕立时就有大祸临头。”

齐克图札萨克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杯盏乱响,怒道:

“欺人太甚!我们世代居住于此,凭什么他山西来人指手画脚,还要我们全家老小去他们的大同捧场?大不了……”

“大不了什么?”

额璘臣贝子冷冷地打断他,“齐克图,你的勇武我们都知道,但你的部落能挡住晋军的火炮吗?

你的骑兵能射下天上的飞艇吗?

达尔罕贝勒当初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呢?

他王府里的《认可书》签得比谁都快!

现在请我们去大同,只怕是想让我们亲眼看看,反抗是什么下场!”

齐克图顿时语塞,脸色涨得通红,胸膛剧烈起伏,却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现实的残酷,像一盆冰水,浇熄了他冲动的怒火。

帐内再次陷入沉默,只有牛油灯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