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真正的帝国筋骨(2 / 2)

他拿着报告,站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书房里只剩下窗外风吹落叶的沙沙声,和苏婉贞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五个月零十一天。

林砚的脑海里精确地回溯着时间。

从德国人撤走时的忐忑不安,他向二舅下达吃透技术,实现全设备仿制的死命令。

到如今完整掌握其核心炼钢设备的制造能力!

这其中包含了二舅多少心血,那些老师傅们付出了多少不眠之夜,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的煎熬!

这不仅仅是仿制成功了一套设备那么简单。

这意味着,领航者公司乃至整个山西,真正初步消化并吸收了来自德国的一整套钢铁联合企业的核心制造技术!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进行了符合自身条件的材料替代和工艺创新!

其意义,远比多建一座钢厂更为深远!

这代表了一种能力的跃迁。

从此,钢铁不再是只能向外求购的产品,而是真正变成了可以自主掌控、乃至不断迭代升级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复制出第二个、第三个枯树林基地,可以制造出更复杂的重型机械,可以为未来的军工生产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苏婉贞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她太清楚这其中的意义了,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更意味着战略上的彻底主动,“你二舅他们真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他走到书桌旁,没有立刻回信,而是铺开一张新的山西地图,目光落在了几处之前圈定的、拥有铁矿和煤炭资源的区域。

他的手,缓缓在地图上点了点。

然后,他才提笔给二舅回信。信很短,只有寥寥数语:

“二舅并全体攻坚同仁:”

“捷报已悉,欣喜若狂!此乃不世之功,壮哉!吾辈楷模!”

“所有参与此事之人员,奖金翻倍!晋城铁业协会,记特等功!具体封赏,不日即到。”

“然,事成之时,亦新征程之始。原地休整旬日,随后另有要务相托,规模更胜于此。详情容后细禀。”

“甥,林砚。”

林砚抬头对苏婉贞说:“娘,通知领航者公司,着手规划第二基地的选址和建设方案。规模,不能小于枯树林。地点可以考虑靠近靠近未来的原料产地!”

苏婉贞听得心潮澎湃,又有些跟不上的眩晕感:“第二基地?这么快?”

“不快了。”林砚摇头,“自行车要钢,铁轨要钢,未来的机械设备、枪炮船舶,哪一样不需要海量的钢铁?指望一个枯树林,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他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纸上快速写下二期扩张、设备自给、人才储备、北方战略等几个关键词。

“还有,”他补充道,“对参与此次仿制工程的所有老师傅、工程师,重奖!按照贡献度,上不封顶!晋兴银行立刻设立一个专项奖励基金。不仅要给钱,还要给名分,颁发技术大师、功勋工程师称号,载入公司史册!要让所有人知道,在领航者,有技术、能攻关,就能得到最高的尊重和回报!”

“好!我立刻去办!”苏婉贞毫不犹豫地应下。

苏婉贞匆匆离去安排各项事宜。

林砚独自留在书房,再次拿起那份沉甸甸的报告。

“钢铁才是真正的帝国筋骨。”他低声自语,嘴角终于缓缓勾起弧度。

工业之动力,于此,才算真正扎下了深根。

林砚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枯树林基地里,那套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设备正在轰隆作响,炽热的钢水奔流而出。那声音,比世界上任何乐章都更令人心潮澎湃。

许久,他睁开眼,目光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但深处却燃烧着更加炽烈的火焰。

他放下笔,将回信和之前那份农业报告放在一起。一边是夯实根基的农业,一边是迈向强大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