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将太原城的青砖灰瓦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色。
学堂放学的钟声悠扬传来,早已按捺不住的孩子们如同出笼的鸟儿,欢叫着涌出校门。
校门口顿时热闹非凡。黄包车、马车、还有少数来接孩子的家人,将门前的小路堵得水泄不通。各种方言的呼唤声、孩童的嬉笑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市井的鲜活气。
顾云菲一手拉着姐姐,一手还不忘拽着林砚的衣袖,兴奋地挤在人群中。
“这边这边!我看到刘叔的车了!”她踮着脚尖,指着不远处。
只见一辆黑亮宽敞的福特T型汽车停靠在路边,在周围众多的黄包车和马车中显得格外扎眼,引得不少路人和其他学生家长侧目。穿着整洁司机制服的中年男人正站在车旁,微笑着朝她们挥手。
“哇!是汽车!”有孩子发出羡慕的惊呼。
顾云菲更加得意,拉着两人就往车那边走。
“林砚,你跟我们一起坐车走吧!让刘叔先送你!”顾云菲热情地邀请,她觉得三个人既然是好朋友了,自然应该同进同出。
顾云嘉也看向林砚,眼神里表示赞同。
林砚却笑着摇了摇头,婉拒道:“多谢好意,不过不用麻烦了。我住的地方离这不远,走走就到了,正好认认路。”
他说的自然是托词。
苏婉贞在太原岂会没有安排?
只是他更习惯保持一定的独立和低调,而且,他知道有人会跟着。
“啊?走路多累啊。”顾云菲嘟囔道,有点不能理解。
顾云嘉心思更细些,她注意到林砚说这话时,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周围的人群,神态自若,没有丝毫勉强或窘迫,仿佛步行回家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她轻轻拉了下妹妹:“既然林砚想走走,我们就别勉强他了。”
“那好吧……”顾云菲有些遗憾,但还是冲林砚挥挥手,“那你明天早点来!我们说好要去抢沙坑的!”
“好,一定。”林砚笑着应承。
姐妹俩钻进了汽车,顾云菲还从摇下的车窗里探出头来跟他告别。汽车发出“嘟嘟”的几声喇叭,在人群中缓缓驶离。
林砚站在原地,目送汽车消失在街角,这才不紧不慢地背好书包,转身朝着与汽车相反的方向走去。
他并没有刻意加快脚步,就像任何一个普通放学回家的孩子一样,偶尔还会停下来,好奇地看看路边摊贩售卖的小玩意儿,或者观察一下街上跑着的电车。
但他的感知,却在全力地运转着。
走过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穿着短褂、像是苦力的汉子,正假装看糖葫芦,视线却落在自己身上,见他看过来,立刻自然地移开,拿起一根糖葫芦问价。
转入一条稍僻静的巷子,一个戴着瓜皮帽、倚在墙根晒太阳的老者,看似昏昏欲睡,却在林砚经过时,眼皮微微抬起,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街对面,两个穿着学生装的青年似乎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但他们的步伐却始终与自己保持着稳定的距离和角度。
六个人。
方位、姿态、伪装都无可挑剔,显然是精锐老手。
若非林砚的灵觉远超常人,根本不可能发现这些若有若无的尾巴。
阎长官倒是言出必行,这安保力度,怕是比他自家的儿子还上心。
林砚心下暗笑,却也领这份情。
在这省城太原,暗流涌动,有这几双眼睛在暗处守着,确实能省去不少麻烦。
他依旧保持着孩童的步态,甚至嘴里还轻轻哼起了刚才学堂里教的、调子古怪的启蒙歌谣,一副全然不知、无忧无虑的样子。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的。
林砚不紧不慢地走回太原的临时居所——一处由阎长官亲自安排、闹中取静的三进院落。
青砖高墙,朱漆大门,门口蹲着一对不算特别张扬但也绝非凡品的石狮子,无言地彰显着此处主人的分量。
离大门尚有十余步,暗处便传来一声极轻微的、仿佛夜枭低鸣的口哨。
林砚脚步未停,只几不可查地点了下头。
这是外围警卫确认安全的信号。
他刚踏上台阶,那扇厚重的木门便从里面无声地打开了一条缝。
开门的是个精悍的年轻人,穿着寻常的家居短褂,眼神却锐利如鹰,侧身让他进去,随即迅速而轻巧地合上门,插上粗大的门闩。
“少爷回来了。”年轻人低声道,语气恭敬却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