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先生,请坐。”林砚的声音平静,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汉斯依言坐下,身体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压得更低,仿佛怕被墙壁听了去:
“您上次亲自告知我的,关于英国将于公历1914年8月4日对我德意志帝国宣战之确切时间……”
他顿了顿,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震惊的光芒,“经由帝国情报部门动用最高级别渠道,多方印证、交叉比对所有近期获取的英方外交密电、军事调动及内阁动向,证实其发生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会议室内空气骤然凝固。
虽然早已知道答案,但亲耳听到来自德国最高层的间接确认,林砚的眼睫还是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
汉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继续道:“基于您提供的、这份超越时代的预警。帝国最高层已启动最高紧急预案,执行奥丁之眼计划。核心指令:不惜一切代价,在全球范围内,秘密而迅速地撤回我国能控制的所有海外投资、流动资金、核心技术资料及关键工程师。进度,目前已完成百分之八十五。”
他报出了一个天文数字:“初步统计,涉及的总资产价值,约一百五十五亿马克。这些资金和资源,正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源源不断汇回国内。这一切,都得益于您的精准情报!”
汉斯的目光落在林砚那稚嫩却无比平静的脸上,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但那感激与敬畏之情溢于言表。
这份情报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它或许真正改变了帝国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的命运。
然而,他的语气随即低沉下去,带上了一丝悲凉与决绝:
“因此,我也收到了国内的紧急调令。我将不再负责山西及中国北方事务。五月末,我将搭乘最后一批撤离人员的专列前往青岛。然后,随同驻青岛的帝国远东舰队旗舰,沙恩霍斯特号装甲巡洋舰,一同返回祖国。”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林砚:“我将履行一名德意志军官的职责,回国服役,参与即将到来的一切。”
房间里的光线有些昏暗,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那上面再无商人的精明,只剩下来自容克军事贵族的宿命感与决然。
小会议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只有窗外远处传来的、沉闷而有节奏的钢铁撞击声,提醒着时间仍在流动。
林砚静静地看着汉斯,看着这位因气运合并而对自己绝对忠诚、并在此刻肩负了特殊使命的德国人。
他知道,历史的巨轮正无可挽回地碾向既定的轨道,而他投下的这颗石子,虽然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似乎改变了某些细节,但大战的阴云,依旧浓重得令人窒息。
许久,林砚轻轻开口,声音依旧平静无波:“我知道了。汉斯先生,一路平安。愿女神庇佑你。”
汉斯·克虏伯站起身,再次向林砚深深地鞠了一躬,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郑重。
“感谢您,林先生。也愿您的伟业一切顺利。”他不再多言,转身,挺直脊背,大步离开了这间寂静的小会议室。
门轻轻合上。
林砚独自坐在椅子里,目光投向窗外。五月的阳光明亮,照耀着枯树岭冰冷的钢铁丛林,却仿佛无法穿透那来自欧洲大陆、正汹涌而来的、厚重如铁的战争阴云。
他小小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一个无人能懂的、冰冷而规律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