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年(1913年)七月二十九日,晋城枯树岭钢铁基地
晋南七月底,暑气蒸腾。枯树岭钢铁基地临时卸货场,尘土飞扬,却盖不住现场的忙碌与一股子压不住的亢奋。
怡和洋行经理威尔逊(Wilso),白西装已被汗渍浸透,草帽檐下是张晒红的脸。他身边站着枯树岭钢铁基地总经理苏承业。
苏承业一身深色短褂,袖子卷到手肘,脸上带着疲惫,眼神却盯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设备木箱。
“苏先生,”威尔逊操着生硬的中文,递过厚厚一叠文件,“合同规定的第一批设备,全在这儿了。清单和单证,请查收。”
苏承业接过那份印着怡和徽记的文件,目光如刀般扫过清单。那些数字早已刻进他心里,此刻伴随着眼前的钢铁巨兽,变得无比真实:
大型蒸汽铲:4台
蒸汽挖掘机:3台
空气压缩机及配套凿岩机:6套压缩机,30台凿岩机
大功率抽水机组:4套
混凝土搅拌机:8台
移动式起重机:4台
重型矿用卡车:30台!(这些庞大的Setiel蒸汽卡车尤为醒目)
矿区维修车间设备:一批
清单底部那醒目的总价——£28,120(两万八千一百二十英镑)——早已通过晋兴银行支付。
如今,这笔巨资终于化作了脚下这片土地上沉默而有力的钢铁。
“威尔逊先生,辛苦了。”苏承业声音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初步核对无误。怡和的效率,名不虚传。”
他立刻挥手,早已待命的中方工程师王工和德方顾问汉斯带着队伍冲了上去。
“汉斯先生,王工!
带人,按装箱单,一件件清点、验货!
尤其是蒸汽铲、卡车和起重机,关键部件有没有磕碰损伤,给我盯死!”
撬棍撬开木箱的嘎吱声、金属部件碰撞的脆响、德语指令夹杂着中文翻译的吆喝声瞬间填满了燥热的空气。
威尔逊满意地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
“苏先生放心,出厂前都严格测试过,包装也是最高标准。我们的工程师会全程驻场,直到设备跑起来。”
他指了指那些庞然大物,“它们会让枯树岭彻底变个样。”
苏承业的目光扫过这些冰冷的铁疙瘩,最终落在那排威猛的蒸汽卡车上。
有了它们,矿点勘探报告上的数字,才能变成实打实的矿石!
领航者在晋城的重工业基石,总算有了支撑。
“效率,”苏承业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威尔逊先生,请务必强调,我们需要最快的安装调试速度。枯树岭,等不起!”
数日后,枯树岭4号矿点边缘测试场。
烟尘滚滚,蒸汽嘶吼。第一批组装调试好的设备,迎来了实战检验。
空气里混杂着煤烟、机油和新鲜泥土的味道。
最抓人眼球的,无疑是那几台已经“活”过来的SetielDG6重型蒸汽卡车。
它们像披着铁甲的怪兽,巨大的前置锅炉喷吐着浓密白烟,烟囱低沉地“噗嗤…噗嗤…”喘息,实心橡胶轮胎深深陷进松软的测试场地面。
“装车!”工头扯着嗓子吼了一声。一台蒸汽铲轰鸣着,巨臂挥舞,将满满一铲斗模拟矿石的土石方,“哐当”一声重重砸进一辆卡车敞开的车厢里。车身猛地一沉,底盘却纹丝不动。
“好!启动!”站在车旁,穿着沾满油污工装的小伙子,都是从本地精挑细选、跟着怡和技师和德国顾问突击培训出来的种子司机,闻令立刻行动。
他深吸一口气,按照脑子里反复背诵的步骤,用力扳动几个沉重的黄铜阀门,眼睛紧盯着压力表的指针稳稳爬升。
接着,他猛地拉动一个操纵杆!
“呜——!”蒸汽嘶鸣陡然加剧,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金属咬合声,这台载重12吨的钢铁巨兽,仿佛从沉睡中被唤醒,巨大的车轮开始缓缓转动!
卡车载着满厢土石,在特意挖出的、坡度不小的土坡上起步。
面对这挑战,锅炉的喘息声变得急促,排气声更响,但车轮的转动却异常坚定,靠着那股子蛮牛般的巨大扭矩,硬生生将沉重的负载拖上了坡顶!
“好家伙!”
“真能爬!”
围观的矿工和工程师们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和惊呼。
这力量,这爬坡的劲儿,简直把以前那些骡马和人力板车甩得没影了!
在稍平直些的路段,司机小心翼翼地尝试提速。
虽然比不上传说中的汽车,但这沉重的铁家伙竟也能跑出让人心头发热的平地速度!
这意味着矿坑到堆场的时间,将被大大压缩。
几趟跑下来,卡车锅炉的压力依旧稳定。
在尘土弥漫、坑洼不平的恶劣环境中,它展现出的皮实和可靠,让苏承业和工程师们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此刻,驾驶室里的年轻司机,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在沾满油灰的脸上冲出几道印子。
他双手死死攥着冰凉粗粝的方向盘,胳膊上的肌肉紧绷着,眼睛像探照灯一样,紧张地扫视着前方颠簸的路面和眼前那排闪烁着金属光泽的仪表。
每一次成功爬坡、每一次平稳转弯,都伴随着车外人群的叫好,也让他绷紧的神经得到一丝放松的间隙。
巨大的Bucyr蒸汽铲矗立在矿坑边缘,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终于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