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核心工艺和原料问题,林砚再次拿起两块厚瓦片比划着强调他的“三明治”结构:“两层厚板是基础,中间那层‘胶’是关键!火棉胶、上好桃胶、精炼松脂、顶级鱼鳔胶,你们挨个试!看哪种粘得牢、干透后还透亮、韧性足!记住,”
他用力将两片瓦模拟压合,“涂胶要匀,压合要实,不能有气泡夹在里面!铜丝网是好主意,能找到极细的,就想法子嵌进去!”
工匠们被林砚清晰的思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点燃了热情,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老宋狠狠磕掉烟锅里的灰,眼中闪着光,声音洪亮:“明白了,少东家!砒霜澄气泡,铁轱辘压厚板,本地石英岩降本钱!这三招下去,再按您说的‘三明治’法子粘合……咱们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给您把这‘敲着梆梋硬,碎了也兜得住’的好东西捣鼓出来!”
作坊里炉火重新熊熊燃起,工匠们立刻分工协作。
经过数月不分昼夜的反复试验、调整、失败、再攻关,隆盛玻璃坊的炉火终于淬炼出令人振奋的果实。
当第一块真正达到林砚要求的“三明治”安全玻璃被小心翼翼抬出特制的缓冷窑时,整个作坊鸦雀无声。这块玻璃足有半寸(约1.6厘米)厚,通体呈现出一种极其纯净、均匀的浅青色泽,边缘打磨光滑。阳光透过它照射进来,光斑清晰明亮,几乎看不出与普通平板玻璃在透光性上的显著区别,完全满足了银行厅堂对采光的需求。
“成了?”老宋声音发颤,布满老茧的手指想碰又不敢碰,只悬在玻璃上方。
“试试!”林砚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亲自操起一柄沉重的铁匠锤,示意众人退后。他深吸一口气,抡圆了胳膊,用尽全力朝着玻璃中心猛砸下去!
“砰——!”
一声沉闷厚重的巨响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铁锤像是砸在了一块异常坚韧的硬木上,巨大的反作用力震得林砚虎口发麻。玻璃表面被砸中的地方,瞬间出现了一个蛛网状的放射形裂纹区,裂纹深深嵌入玻璃内部,但奇迹般地,没有一块碎片飞溅出来!所有的裂纹都被中间那层坚韧无比、弹性十足的透明胶层牢牢地“兜”住了。整块玻璃虽然布满裂痕,却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形状,牢牢嵌在特制的木框里,没有一丝一毫的脱落!
“哗啦……”只有几粒极其细小的玻璃碎屑从撞击点边缘掉落在下方的木板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老天爷!”一个年轻工匠失声叫道,“真兜住了!没碎开!”
“好!好!好!”老宋激动得胡子直抖,绕着玻璃转了好几圈,仔细查看那深深嵌入却未穿透的裂纹和被胶层牢牢束缚的碎块,浑浊的老眼里竟泛起了泪光,“少东家,成了!真成了!您要的‘敲着梆梆硬,碎了也兜得住’的宝贝,真让咱们给捣鼓出来了!”
工匠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几个月来的疲惫和焦虑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只剩下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
很快,第二块、第三块合格的玻璃板接连下线。
林砚立刻组织人手,将第一批成品小心翼翼地安装在银行新大楼最重要的金库观察窗和临街营业厅的几扇大窗户上。
阳光透过那纯净的玻璃倾泻而入,厅内亮堂得晃眼。
对这个玻璃的效果,林砚非常满意!这种工艺现在全世界是独家生产,为此他还让人申请了全球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