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农夫与蛇(1 / 2)

“俗话说的好,‘打不过就加入’。”闫欢抚摸着我的胸口,“干脆加入我们不就行了。”

“承蒙错爱。”我反过来帮她整理了一下额角,“且不说我不想,就算我有此念头,扪心自问,你真的打算带我跨越阶层吗?”

“当然。”

我的手像是触电般的缩了回来。

我只是在用开玩笑的方式反击,但她不是。

那眼神是认真的。

“没种。”闫欢把我的反应理解为怯懦,“既然你这么认同李德仁的方案,为什么还觉得刘建新会不满意?”

“除了前面说的那些,核心问题在于: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闫欢又是一脸困惑。

“刘建新点头不就行了?”

“时代变了。以前朝廷一家独大,刘建新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是多元利益平衡的时代,朝廷和规划师只负责提出方案,至于能否实施,取决于各利益相关方的态度。”

“有点类似于董事会的投票?”

“对。”我点点头,“在这场投票里,社区规划师同时演扮演方案制定者和计票员的工作。支持者不过半,方案就别想通过。”

“那‘董事’都有谁呢?”

“企业事业单位,当地居民,一般就只有这些。”我说,“部分情况下,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流入意向的外部资金也会被纳入到考虑范围,但那种情况极其少见。”

“权重怎么分配?”闫欢居然坐了起来,“我是说,谁的话语权更大?”

“每次都是糊涂账。但粗略的讲,谁人头多,谁占的用地面积大,谁的地段更重要,谁的话语权就更大。”我顿了顿,“关于这一点,你早就知道吧?”

“算不上知道,只是直觉。拿玉堂春村举例子,放眼整个西岭片区,这里人数最多,面积最大,加上李立学的整合能力,那个村就是个大秤砣。他往天枰的哪边一站,哪边就赢定了。从这个角度讲,金磅就算是瞧不上他,也得捏着鼻子巴结他。”

“但李立学的选择不代表平头百姓的利益,只是符合他个人的利益。”

闫欢冷哼了一声。

“土皇帝。”

“和你一样。”

“是的,和我一样。万幸啊……”

说着,闫欢又趴回我胸口。

“万幸什么?”

“万幸你杀了他。假如李立学如果还活着,金磅就是无敌的。”

“是啊。若没有李德仁老师这根中流砥柱,公众利益这座桥早就塌了。”

“所以,你觉得李德仁是他们的保护神?”

“近似吧。”

“扯淡。”闫欢笑了,“从那场葬礼的闹剧就可以看出来,李德仁的方案虽然惠及平头老百姓,但冲在前面、扯着嗓子反对他的,恰恰就是平头老百姓。当温如海和李立学带人在李德仁的告别仪式上张牙舞爪时,那些受保护的人在哪儿呢?他们怎么不来维护他?”

“其他居民沉默、消极、浑浑噩噩。他们不知道有人想要侵害自己的利益,也不知道有人正在保护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没想过站出来保护自己。居民意愿的调查过程,就是号召他们为自己的权益发声的过程,然而,很多居民都将其视为对自己隐私的侵犯,本能的加以抵触,放任李立学之流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任由他们践踏自己的未来。”

从这个角度看,闫启芯帮李德仁老师完成了这项工作,不计代价,不计成本,忍辱负重,绝对称得上是功德无量。

若没有闫启芯的工作成果,我的方案无法代表居民的意愿,也不可能有如今的说服力。

“被保护者在保护者的腰上捅了一刀,你不觉得这事很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