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信口开河(2 / 2)

“没问题。假如成功了,我请你吃饭;假如失败了……也是我请你吃饭。”

“你就光惦记着那顿饭。”

我还惦记你。

“得赶紧行动起来。”我说,“等宅地基的使用权转让完成,一切就来不及了。我建议,咱们先去一趟村委会……”

“我早就去过了,没用。”她说,“而且,我马上就得去见一个重要的人,不能在这里逗留。”

“什么重要的人?”我脱口而出,“你的男朋友?”

“不是!”她瞪着我,“说过的吧,我的男朋友是李德仁老师,他已经死了。”

“……你还在生我的气,对不对。”

“嗯。”她点点头,“我非常非常生气,整整一周没睡好觉!你怎么会信那种龌龊的东西!?”

“抱歉。”

“光嘴上道歉没有用,要看你的表现。”

“那我这就去村委会。”

我扭头就朝外跑去。

“别去!”

她突然叫道。

“怎么了?”

“……没事……你晚上不是约了人吗?”

我看了看表,时间刚过四点,算上交通时间,我大约有不到一个小时。

解决问题可能不够,但了解基本情况足够了。

“时间来得及。”

“那好吧……”她的口气变的有些犹豫,“你可别因为我而迟到,那样的话,我会感到不安的。”

“放心。”

“如果遇到问题,记得给我打电话。”她又说,“我的电话号码还留着吗?”

“当然,怎么会删掉呢。”

“那就好。”

我和她在马路上相互道别,她向北折回去取电动车,我则向南绕往村委会办公楼。

这是一栋大约五层的橙色小楼,位于化工路和玉堂路交叉口的西北侧,从这栋楼再往西走十来米便是村口。

村委会办公楼在中间一劈两开,西半边用于村委会办公,东半边则作为社区医院。楼门口的水泥停车场总是停的满满当当,门厅里的老头们七八成群的聚成几堆,在棋盘上厮杀的一塌糊涂。

这栋楼我来过不止一次,因为它的正对面便是我当社区规划师时经手的旧住区——竹兰苑小区——那是个只有十栋四层楼的小区,兴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里面住的多半是周边厂子里的职工。

敲开办公室的门,村支书还认得我。

和于天翔一样,支书也姓于,是个身形消瘦,下身穿着起皱皮鞋、化纤西裤,上身穿着藏蓝色polo衫,皮肤焦黄,头发油腻,满身烟汗味的中年人。

我向他说明来意,他请我在起皮的革制黑沙发上坐下,叫隔壁模样憨憨的小伙子送来一只装了茶水的纸杯,自己则找出一本崭新的《玉堂春村村庄规划》,粗手粗脚的将其摊在沙发前那张红褐色的漆皮茶几上。

这份规划成果由市规划院编制,李德仁老师全程参与了评审——评审意见里有他的签名。

“秦老师,你是问这里吧?”

于支书指着规划图说。

“是的。”

我详细的看了那张图,发现小花园所在的位置被规划为一片连续且狭长的公共绿地,与化工路对侧的绿地形成了对称关系。

那手指粗略一量,宽度大约有30米。

这就意味着:

规划主管部门决定维持并提升化工路两侧的绿化质量,小花园的现状符合规划精神——换言之,这里不允许大兴土木,李立学在小花园周边建围挡属于私人行为,绝对违规。

我松了一口气。

“秦老师,”于支书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你该不会是冲着李立学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