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镇北王:枪指长安,陛下跪迎 > 第14章 麦浪滚寒坡,民声震山坳

第14章 麦浪滚寒坡,民声震山坳(1 / 2)

第一缕阳光爬上黑风寨的山坡时,李寡妇手里的镰刀“哐当”掉在地上,惊飞了麦田里的几只麻雀。

它们扑棱着翅膀掠过麦浪,带起一阵金黄的涟漪,像在绿色的绸缎上撒了把碎金。

她盯着眼前的麦田,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张着,半天没合上!

去年秋天撒下的耐寒麦种,本以为能收点就不错,毕竟这黑风寨的坡地贫瘠,石头比土多,冬天又冷得能冻掉耳朵,能长出苗就谢天谢地了。

可现在,麦秆长得比寻常麦子高半尺,绿油油的叶子上还挂着露珠,在阳光下闪着七彩的光;麦穗沉甸甸的,压得麦秆弯了腰,金黄的麦粒饱满得快要胀开,风一吹,麦浪翻滚,像片金色的海,一眼望不到头。

“娘!娘!你看这麦穗!”

她十岁的儿子狗蛋捧着一穗麦子跑过来,小脸蛋红扑扑的,麦粒从指缝里漏出来,像撒了把金豆子。

“这麦穗,能磨好多好多面!”

“够咱们吃一年了!”

他去年冬天饿怕了,做梦都在啃馒头,现在看到这么多麦子,高兴得直蹦。

李寡妇捡起麦穗,用指甲掐开一粒,其中饱满的白仁滚了出来,带着淡淡的麦香,在阳光下泛着光。

她突然蹲在地上,抱着狗蛋大哭起来,哭声里混着笑,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

“有粮了……我们有粮了……”

她想起去年冬天,一家三口缩在破庙里,丈夫饿得咳血,狗蛋整天喊着“饿”,要不是顾北让人送来半袋糙米,他们早就成了坡上的枯骨。

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黑风寨。

负责耕种的流民们都跑到自家地里,掐麦穗、数麦粒,山坡上到处是哭声和笑声。

瞎眼老汉王老实让孙女丫蛋牵着,摸到麦田里,伸出粗糙的手摸着麦穗,指尖抚过饱满的麦粒,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滴在麦叶上:

“活了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麦子……”

他年轻时在地主家当长工,最好的年成,一亩地也收不了两石,现在这麦子,看着一亩能收三石多。

顾北带着苏瑾和林猛走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松软,混着麦香,踩上去像踩在棉花上。

去年冬天分粮时,他把从西域带回的耐寒麦种分给流民,教他们开梯田、引山泉。

当时不少人还嘀咕:

“这麦子能长出来?”

甚至有人偷偷把种子藏起来,怕种下去收不回,现在看着漫山遍野的金黄,谁都没话说了,看向顾北的眼神里全是敬佩,像看神仙似的。

“刘三,你家的地亩产多少?”

顾北问旁边一个正在收割的木匠。

刘三是去年冬天跟着学种地,学得最认真,手上磨出的茧子比打铁时还厚,连媳妇都笑他,快成庄稼汉了。

刘三直起腰,抹了把汗,脸上的笑容像朵花:

“王爷!估摸着一亩能收三石!比老家的麦子多收一倍还多!”

他媳妇抱着一捆麦子跑过来,手里攥着一把麦粒,塞到顾北手里:

“您尝尝!”

“这麦子磨出的面,肯定白得很!”

“蒸馒头,能香死人!”

她去年还怕活不下去,现在看着粮仓都快堆不下的麦子,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顾北捏起几粒麦粒,放在嘴里嚼了嚼,淡淡的甜味在舌尖散开,带着阳光的味道。

他想起去年杀踏雪分肉时,流民们惶恐的眼神,像受惊的兔子;想起分麦种时,有人偷偷把种子藏在枕头下,夜里还拿出来看看,生怕被人偷了;想起苏瑾算着粮食用度,眉头皱成疙瘩的样子,那时候,谁都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吃饱!

但是现在,这些担忧都成了过去。

“苏瑾。”顾北道。